人民网
人民网>>社会·法治

“谢谢Ni”第八期:

姐姐守护残疾弟弟 护士来当“临时妈妈”

2018年06月01日00:04 | 来源:人民网
小字号

【编者按】人生路上难免有挫折,有低潮,有不被人理解的时候。庆幸的是,沮丧灰心时,一句鼓励会可让人继续前行;彷徨疲惫时,一个拥抱能让人充满力量;遇到困难时,一次伸手会让人倍感温暖。

谢谢“你”,带来的美好与感动。“我”将用感恩之心,体味世间百爱。

人民网社会频道推出每周正能量暖新闻,定期带你感受那些温暖与感动。

【姐弟情深】

“只要有我在,无论有多难,我一定会把弟弟照顾好,让他在世上有尊严地生活。”

弟弟因病残疾 姐姐细心守护

“父母都过世了,弟弟从小残疾,照顾他是我义不容辞的责任。以后等我老了,我的孩子也要好好照顾他。”近日,安徽省桐城市居民程大青一边给刚刚起床的弟弟程兵洗脸,一边告诉记者。

程大青是程兵的三姐。3岁时,程兵因病落下后遗症,不会走路不会说话,需要人照料。

2007年,程大青离婚后,带着年幼的儿子搬回娘家。看到年近八旬的母亲独自照料病情不断加重的程兵,已经力不从心,程大青决定从此帮助母亲照顾弟弟。有人劝程大青赶紧趁年轻再重组一个家庭,但是程大青放弃了:“弟弟生活不能自理。我不能因为成家让弟弟受委屈。”

2016年,母亲因车祸去世后,程大青就开始一个人全身心地照顾弟弟。随着年龄增长,程兵病情不断加重,视力也开始下降,生活更加无法自理。程大青干脆就把床铺搬到弟弟房间,以便更好地照料。

在邻居眼中,高大的程兵始终是衣着干净,外表整洁,在这个瘦小的姐姐身边就像孩子般温顺。这样的温馨场景背后,是程大青多年如一日的无私付出

“只要有我在,无论有多难,我一定会把弟弟照顾好,让他在世上有尊严地生活。”程大青说。

【白衣天使】

“你别看我们这里的护士还有很多没有结婚,但她们照顾起孩子来却比很多新手妈妈还熟练。”

患儿无人照顾 护士来当“妈妈”

近日,一张怀孕护士背着患儿上班的照片在广东惠州的朋友圈里热传,引来不少市民点赞与关注,这温情的一幕就发生在博罗县人民医院的新生儿科病房里……

照片里的患儿妮妮(化名)和父母遭遇车祸,母亲不幸丧生,父亲伤势比较严重。所幸妮妮只是头部受了点皮外伤,由于其他家人也都在外地,急诊科处理好孩子的外伤后,就把妮妮送到新生儿科暂时照顾。

妮妮不幸失去了母亲,接管她的护士踊跃扮演起了“妈妈”的角色。她的到来,为这个原本就十分忙碌的病房带来了更大的工作量。为了给妮妮更好的照顾,新生儿科病房每天都安排一名护士专门负责照顾她,给她洗澡、喂食和换洗衣服,同时还要兼顾好护理其他新生儿的工作。而其他护士一旦停下手中的活,也会过来帮忙照看妮妮,其中的温情一幕被一名护士拍下上传了朋友圈,护士们没想到的是,通过网络传播效应,她们的善良举动在全国范围内引起了关注。

轮番照看妮妮的护士,也包括未婚的黄欢。5月8日晚8时许,黄欢为了背妮妮,特意找普通儿科护士钟彩银借来了背带,钟彩银向一名患儿家属借来后,却发现未婚的黄欢压根不会用。于是,钟彩银热心地帮她将孩子背好,并在她临走时匆匆拍了张背影。

妮妮入院当晚,在急诊科接受检查和治疗。受访者供图

在新生儿科的18名护士中,未婚的有7人,这就意味着她们大多没有做过母亲。然而,这样的她们却早已习惯了给患儿提供母亲一般的爱护——她们耐心细致地为孩子们洗澡、擦拭身体、喂奶,动作娴熟,像是一个个经验丰富的母亲。

“你别看我们这里的护士还有很多没有结婚,但她们照顾起孩子来却比很多新手妈妈还熟练,而且她们一看到科室里的小宝宝就会萌发出满满的母爱。”新生儿科护士长何玉云说。

事实上,这些护士给患儿当“临时妈妈”并不罕见。三年前,一名弃婴被送到新生儿科病房,检查发现这名新生儿得了巨结肠,需要送往上级医院救治。由于找不到父母,患儿在广州做完手术后,又被送回病房继续护理,前后近10个月,直到孩子康复后才由民政部门送到福利院。“离开时大家都有点不舍得了。”何玉云回忆,后来护士们还经常结伴去福利院看望这个孩子。

【暖心救援】

“保卫老百姓的生命财产安全是我们的义务,是我们应该做的。”

老人掉入化粪池 消防员下井救援

近日,合肥市一位80多岁的老奶奶一不小心掉入一个不到1米宽,却有几米深的化粪池井。接到报警后,合肥市消防支队紧急调动了瑶海、新海两个中队赶往现场处置。

指挥员朱晟文决定直接利用安全绳将老奶奶拉上来。救援过程中消防战士翁职鸿下到井里,让老人踩在自己的肩膀上,自己在井下使力往上抬,地面上的战友将老人往上拉。在队员们的努力下,老奶奶终于脱离了污泥潭,被成功救出。

翁职鸿回忆说:“当时下去的时候,注意力全部都在老人家身上了,也没觉得臭啊!老人救上来之后,才发现自己浑身都是粪便,洗了很久气味还是难闻,不过老人没事就好。”

事后,老人的两个儿子将一面写有“舍己救人,奋不顾身”字样的锦旗送到了合肥市瑶海区公安消防大队消防员的手里:“感谢你们消防员救出我母亲,谢谢。”两人说着,感激的热泪夺眶而出,向在场的所有消防员深深地鞠了一个躬。两人还紧紧地抱住了参与救援的副中队长朱晟文和消防战士翁职鸿。朱晟文说:“保卫老百姓的生命财产安全是我们的义务,是我们应该做的。”

【古道热肠】

“真诚待人、和睦相处、互敬互爱”是叶芬的家训

叶芬:义务服务小区成退休后“职业”

她叫叶芬,今年72岁,是一名普通的退休工人,家住枫丹白露社区水秀花苑小区。自打退休后,义务服务小区居民就成了她的“职业”,长此以往,她的名字在小区里家喻户晓。

“真诚待人、和睦相处、互敬互爱”是叶芬的家训。自从退休后,叶芬就成了小区一名志愿者。

十多年来,叶芬养成了一个好习惯,每天都到小区里转转,看看小区内是否有安全隐患或有待完善的地方,风雨无阻。有时候,她甚至拉着儿子一起查看。一天夜里,突降大暴雨,已经躺在床上的叶芬担心小区地下车库受淹,遂起身叫上儿子,冒着雨查看小区地下车库。确定车库安然无恙后,她才放心回去。

小区内有一水塘叫清水塘。2016年6月,清水塘整治工程开始施工。施工前夕,关于清水塘的步道、小区栅栏、小区绿化等是否保留、如何保留事宜,叶芬常常带着居民代表去和施工方协调。

一年后,清水塘整治工程圆满结束。看着整洁的环境、美丽的风景,小区居民们赞不绝口。

每年除夕夜,家家团圆,可小区的外来务工人员包括保安、保洁员、水电工等,却不能回家与亲人团聚。每到此时,叶芬常会精心准备好年夜饭,把他们请来,大家围坐在一起吃团圆饭。

【拾金不昧】 

“真的非常感谢!”

乘客下车忘拿包 细心“的哥”速送还

近日,广州市市民周先生从出租车管理员手上领回遗失的挎包。“真的非常感谢!”感动的周先生对出租车司机王超竖起大拇指连连点赞。

原来,5月28日22时,刚聚会完的周先生喝了不少酒,在逸景路搭乘王超师傅的出租车回家。到家楼下后,尚未酒醒的周先生付了车费就匆匆离去了。当王师傅检查车厢时,却在前排副驾驶位地板上发现了一个黑色挎包。他立即往乘客离去的方向呼唤,然而却没有乘客踪影。想到失物可能对乘客非常重要,王师傅立即报告公司,并摆上暂停服务标志牌,连夜将失物送到公司,与管理员一起寻找失主。经现场检查,发现包里并无乘客的联系方式。管理员将其暂存到失物保管柜,并一直监控报失系统上的信息更新情况。29日8时,管理员在系统中发现了一条报失信息,立即致电核实,确认失主正是乘客周先生。

据悉,“的哥”王超师傅是一名90后,从业时间还没够一年,作为一名新生代“的哥”,王师傅表示,拾金不昧都是向老一辈学习的,“秉承诚信营运、优质服务的宗旨,才能有更好的口碑,出租车行业才能更好地发展。”(邝亮桢 黄敬放 孙嘉伟 陈羽 尹深 张雨)

(责编:冯粒、袁勃)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