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社会·法治

朝天职业中学帮扶高峰村脱贫攻坚纪实

2018年07月16日20:04 | 来源:人民网
小字号

2015年,朝天区委安排朝天职业中学帮扶大滩镇高峰村,职业中学结合自身行业优势制定了“公司+农户+技能培训+集体经济”的扶贫模式。

高峰村位于大滩镇西北部,辖区内有5个村民小组116户368人,全村幅员面积5.264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962亩,人均耕地面积2.6亩,林地面积6430亩(含商品林1100亩)。有贫困户46户164人,占总户数的39.3%,占总人口的44.6%。山高坡陡、地势险峻、自然资源匮乏,属于典型的贫困落后村,。

开山凿石,连通脚下路

“要致富先修路”,2006年高峰村为了改变落后面貌,全民动员,全员参与,开始了手刨锄挖的修路历程。由于里程长,难度大,毛路修修停停,区委区政府作出批示,举全区之力支持高峰村打通这条“天路”,2011年通村毛坯路终于打通。

“这条路是我们用汗水和生命换来的,我们要使用和管理好这条路,让它发挥最大效益,才对得起支持和帮助过我们的人。”村支书邱洪元道出了心声。

技能培训,打通手上路

“通过培训,我基本掌握了冒菜的制作流程和方法。学到一门技术,对我的帮助很大。” 2018年3月,在朝天职中参加农民工培训的何小琴十分感慨。在接受餐饮服务的培训后,何小琴在广元开办了“何氏冒菜馆”,如今,她生意兴隆,虽然忙碌却很开心。

“技行天下,德塑人生”,技术就是生产力,一门好技术就是一只金饭碗的认识正在形成,学技术、用技术已蔚然成风。近年来,朝天职业中学为解决贫困人员就业问题,每年都要举办技能培训班。经过培训,已有100余人拿到了初级工证、有40余人拿到了中级工证。依证就业、依技脱贫是职业中学在实施教育扶贫之路上的一项重要举措。

“麻柳刺绣是朝天麻柳乡人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形成的一种手工技艺,有40多种针法,有荷包、花带、烟袋、褡裢等在内的多种产品。现在,30多名贫困学员在这里学习,她们不仅不用交学费、住宿费,还有100元至200元的生活补助。”在职中四楼麻柳刺绣工作坊,国家级非物质文化传承人张菊花正带领学员学习麻柳刺绣,谈起她所教学的刺绣工作,很热心。教室墙上挂的《花开富贵》《家和万事兴》等大幅刺绣作品十分引人注目。

来自高峰村的邱永海两次都选择学习种养殖技术,2017年年底,高峰村二组引进一种植大户用流转的20余亩土地种植金耳,邱永海学习的种养殖技术有了用武之地,华丽转身为基地技术主管。“有了技术,脱贫算个啥。”邱永海兴奋的说。

“几年来,我们学校已对高峰村开展菜单式培训800多人次,包括电工、焊工、种养殖、刺绣、餐饮服务等。” 职中培训处主任唐明国说。

“培训一人,致富一家,带动一片”的蝴蝶效应初步显现。驻村第一书记王士建告诉大家,通过培训“给手找门路,向手要出路”的手上脱贫之路已逐步打通。

产业扶持,开通幸福路

根据高峰村的实际情况,确定了以农业种植促进产业发展的思路,以天麻、银杏、核桃、金耳、冬梨为主要产业,成立了高峰村“一司两社”,积极促进规模化发展。目前高峰村天麻基地、银杏基地、金耳基地、冬梨基地已经初具规模。2018年高峰村利用贫困村产业扶持基金在大滩场镇修建了洗车停车场,学校正在策划洗车工人的培训。这一举措将解决多人就业问题,也能化解停车难的社会问题。

近四年的驻村帮扶工作,朝天职中人积极探索,不断完善帮扶模式,提升扶贫质量,改变基础建设,学习劳动技能,发展农业产业。(董仙莲 唐明国 杨正国)

(责编:白宇)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