莒县洛河镇:下足“绣花功夫”推进城镇管理工作

大众网日照8月16日讯(通讯员 李瑶)八月的暖阳下,洛河一碧千里,小镇如同镶嵌在画卷之中,道路街巷整洁有序、街边绿化优美宜人……不断扮靓升级的洛河镇这座风情小镇正成为莒北沃土上的一张靓丽名片。不少村民都发现身边的环境正在悄然改变——宽敞通畅的街道让整座小镇为之清爽,山明水秀、宜居宜业的城镇环境让人心旷神怡……
几个月前,这里可不是这番景象。生活在洛河崖村的居民单晓华深有感触:“以前,广场旁就是马路市场,不宽的街道,占道经营的、乱停乱放的,再加上随处丢弃的垃圾让常年生活在这里的居民不胜烦扰。”
加大环境整治力度,提升城镇精细化管理,箭在弦上、刻不容缓
按照全市城镇精细化管理的要求和县委、县政府关于创城工作的安排部署,洛河镇深入贯彻“规划有高度、建设有厚度、管理有力度、城市有温度”的工作理念,以建设“美丽乡村、幸福洛河”为主线,把握机遇、全员参与、精准发力、加大投入,让老街巷焕发出新活力。
洛河镇抢抓机遇,把城镇精细化管理作为当前的中心工作,始终牢牢抓在手上,大力提高城镇建设水平。通过精细化管理,提高小城镇的管理水平和承载能力,增加镇驻地居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吸纳更多的人到镇驻地就业、居住,实现就地城镇化。
全员参与、全面覆盖,树立镇驻地全镇人民共享的理念
镇驻地不光是驻地村的镇驻地,而是全体洛河人民的镇驻地。在城镇精细化管理工作推进伊始,洛河镇便提出“人人参与,共建共享”的理念,号召各个村各个部门、包括广大群众共同参与。
为了确保全员发力,同频共振。该镇细化工作任务,把全镇3个网格内的3条主要道路,5条次要道路全部由班子成员和社区书记担任街长,同时,对每条道路的所有沿街商铺、绿化带、节点进行分解,哪个班子成员负责的区域,该班子成员所包的社区、分管单位、镇直部门工作人员,包括村里的三职人员参与分工,真正使全镇机关干部、站所人员、46个村支部书记、村报账员、卫计主任300 多人全部参与进来,做到“三步一岗、五步一哨”,将责任区域落实到每间、每处、每米,确保无死角、无盲区,全镇上下迅速掀起了全民参与支持城镇精细化管理的新热潮。
镇上迅速整合平安志愿者协会、雷锋救援中队、团员志愿服务队三支志愿服务力量,成立了“洛山先锋”志愿服务党支部,很多沿街党员店主主动加入到洛山先锋志愿者服务队,一起参与镇驻地志愿服务与管理。机关干部买来铁刷子、洗洁精清刷被烧烤摊污染的地面,支部书记们也一改过去习惯指挥别人干的工作状态,都拿起扫帚、铁锨亲自干,专职保洁员更是分工明确,干劲十足......洛河镇城镇精细化管理工作犹如一艘承载群众期盼的希望之舟入水起航了。一段时间下来,大家的皮肤都晒得黑了好几度,但是人人争当先锋的信念始终没变,凝聚力反而更强了。同志们戏称:虽然我们的脸晒得黑了,但是我们的心越来越红了。
以问题为导向破解城镇管理“疑难杂症”,精准发力,注重管理工作细节
“深化城镇精细化管理,是提升城镇品质的重要抓手,必须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和民生需求导向,坚持大事小事、里子面子并重并举,把‘精细化管理+精准化治理’模式贯穿城镇管理全时空、全过程。”洛河镇党委书记董瑞鹏介绍。
该镇多次组织召开培训会议,对市里制定的考核细责进行认真学习,做到班子成员人人都懂,分管负责同志处处精通、如数家珍。同时,针对考核内容,找出存在的短板,制定具体的整改方案,逐项抓好落实。对照考核反馈的165项问题以及自己排查出的294 项问题,建立问题台账,逐项进行整改,达标一处,销号一处,真正实现问题在一线发现,矛盾在一线破解,难题在一线解决。
截至目前,累计清理不规范广告牌198处,清理线杆、墙体小广告800余处,店铺外水井、水池、杂物等全部清除,对车辆停放的朝向、每处杂草、每个烟头等细枝末节也都不放过。
“在绿化带卫生清理工作中,我们一次性购买铁钩子300多把,分发到工作人员手中,硬是将绿化带和下水道里积存了多年的垃圾掏了个遍。”该镇党委副书记、镇长李卫国说,我们通过抓住细节,精准发力,以“精治、共治”并举的绣花功夫,使城镇管理开始向精细化方向步步迈进。
加大投入,扮靓城镇面貌,百姓尽享“幸福生活”
要想城市建设有厚度,必须加大基础设施建设的力度。针对这方面的短板,洛河镇不断加大投入,完善基础设施,使城镇面貌提档升级,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日益增强。
一组数据说明洛河镇今年以来的新变化:新安装路灯185盏,新栽植绿化苗木16万余株,整修人行道30000余平方米,沥青罩面6000余平米,安装路沿石2000多米,拆除违章建设与私搭乱建18处,清理清运垃圾2000多方。下步,该镇还将马上启动镇驻地污水管网,弱电下地,外立面改造以及绿化提升等工作,使城镇面貌实现质的提升。
如今,走在洛河镇的街头巷尾,街道整洁,绿意盎然,田园风光与现代气息在此相得益彰。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