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社会·法治

【新时代·边疆行——共同书写新篇章】医疗人才“组团式”援疆获显著成效

2018年09月22日14:51 | 来源:人民网
小字号

人民网喀什9月22日电 (陈羽)9月19日,记者跟随“新时代·边疆行——共同书写新篇章”走访队伍走进喀什地区第一人民医院,一同见证自广东省医疗人才“组团式”援疆工作开展以来,喀地一院的喜人变化。

据了解,自2016年4月第一轮广东省医疗人才 “组团式”援疆工作队到达喀什并开展工作至今,医院共申请课题410项,获得省级以上科研立47项。各级财政用于组团支援的经费共计7462万元,捐赠各类医疗物资4台件,价值约25万元。

援疆医疗队为当地居民问诊

2015年4月前,医院职工为3114人,大型设备72台件(百万元以上),全年门诊量达到68.04万人次。

2016年3月后,医院职工达到3280人,另外正在申报15个自治区重点专科,大型设备76台件(百万元以上),全年门诊量达到74.8万人次。

粤医七仙女快乐援疆 收获感动

2018年春节刚过,广东省组织部和卫计委就紧锣密鼓选拔了新一批的组团式援疆医疗队奔赴喀什地区第一人民医院,这支医疗队由来自广东省十家三甲医院的24名医疗、科研、管理方面的专家组成,人均年龄40岁,博士学历和高级职称人员超过70%。

24名队员中有7名女队员,她们的平均年龄不足37岁,有6位女博士,6位年轻的母亲,也是是各专业领域的医疗技术骨干。她们分别是来自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生物治疗中心的张琪,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重症医学科的陈敏英、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妇产科超声的狄娜,中山大学眼科医院的李星仪,广东省人民医院精神卫生中心的杨程甲,广东省中医院妇科的朱敏和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的明艳芬。

七名援疆女队员合影

七名援疆女队员下班回到宿舍都会聚在一起交流工作和生活的心得体会,她们谈论最多的一个词是“感动”,这份感动不仅仅来自喀地一院全体员工对援疆医疗队的关心,还来自当地人民的信任,来自对当地同事们吃苦耐劳精神的钦佩。

很多病人都用自己的方式对“广东医生”表达感谢。

一次,招标办的明艳芬办完公事打出租车回医院,司机是一位维吾尔族朋友,得知她是“广东援疆专家”后,便热情地为她介绍当地风土人情及旅游景点。下车时,司机坚决不收车费。他说:“你们是医院的专家,给我们看病,帮助我们,我们很感谢你们,五块钱的车费是小事情,不用给了,谢谢广东医生,你们亚克西……”明艳芬听后非常感动,在向司机表示感谢后,仍坚持付了车费。

这些感动也让整个援疆医疗队对自己有了更高的要求,全身心投入到服务边疆各族群众、提高当地医疗技术及医院管理水平的实践中。

“以院包科”助力“组团式”援疆成效最大化

记者了解到,2017年,喀地一院产科、妇科、超声医学科、急诊科等四个科室与广东省孙逸仙纪念医院相关科室签订了“以院包科”协议,从医、教、研等方面予以全方位支持。

在总结“以院包科”组团式援疆经验基础上,喀地一院开展以辐射基层医疗单位,帮助县乡医院发展的内部“组团”工作,通过挂职院长、名誉主任、科室结对子、远程医疗医联体建设等方式,切实提升了县乡医疗服务能力,使“组团式”援疆成效最大化,援疆的成果惠及更多的群众。

下一步,喀地一院还计划加快中山大学、暨南大学对口支援喀地一院定向招收研究生专项计划;推进中山大学非直属(附属)医院创建和喀地一院兼职中山大学硕博导师遴选工作;推进喀地一院暨南大学硕博导师结对子和专业导师遴选工作;推进2018年计划援疆和柔性援疆专家选派工作和广州新城院区改造项目。

(责编:白宇、曾伟)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