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社会·法治

说说心里话

2018年10月02日05:29 |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小字号

  我出生在上世纪60年代,那时国家还处在温饱线上,大家穿的是粗麻土布,俗称“化纤”的合成纤维大多要进口。上初中时,我才第一次穿上了“的确良”,那是妈妈奖励我拿数学竞赛冠军的礼物。都说爱美是女孩的天性,在缺吃少穿的青春里,我暗暗下定决心:要把化纤作为一生的志业来奋斗。

  从中国纺织大学也就是现在的东华大学毕业后,我进入了国有柳州化纤厂。那时,我们已经有了几个主要化纤品种,但生产能力不高、大部分还在用进口设备。缘于对化纤业的热爱,我在这里一干就是15年,直到企业改制才忍痛离开,加入行业龙头企业桐昆集团。

  在桐昆工作的14年里,我经历了企业智能化改造的转型,深刻感受到国家制造业不断发展的艰辛蜕变。记不起多少个日夜,我们团队泡在实验室攻克技术难题,开发满足用户不同需求的新产品。

  现在,我们的化纤装备已经从机械化的1.0时代跨越至智能化的4.0时代。我们可以生产上千个品种。每天,1.5万吨以上的优质差别化功能性聚酯长丝,送往下游纺织的国内外市场。这个数量是上世纪90年代初一个中型以上聚酯企业1年的生产总量。

  祖国的繁荣富强成就了现在的我,我为祖国感到无比自豪。

  ——孙燕琳  

  (本报记者韩鑫采访整理) 


  《 人民日报 》( 2018年10月02日 02 版)
(责编:冯粒、袁勃)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