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癌药降价“组合拳”给力
17种抗癌药“半价”进医保
10月10日,国家医疗保障局对外公布,经过3个多月的谈判,17种抗癌药纳入医保报销目录。谈判药品价格平均降幅过半,大部分进口药品谈判后的支付标准低于周边国家或地区市场价格,将极大减轻我国肿瘤患者的用药负担。中国打出的抗癌药降价“组合拳”,成效正在逐步显现。
以量换价多方获益
此次通过谈判纳入药品目录的17个药品中,有12个实体肿瘤药和5个血液肿瘤药,均为临床必需、疗效确切、参保人员需求迫切的肿瘤治疗药品,涉及非小细胞肺癌、肾癌、结直肠癌、黑色素瘤、淋巴瘤等多个癌种。有10种药品为2017年之后上市的品种,其中不乏跨国药企的畅销产品。
从价格来看,17个谈判药品与平均零售价相比,平均降幅达56.7%。大部分进口药品谈判后的支付标准低于周边国家或地区市场价格,平均低了36%。
与2017年首次医保准入谈判的结果相比,此次谈判的药品价格降幅更大。国家医疗保障局局长胡静林表示,机构改革为谈判工作创造了很好的条件,医保制度的整合使得医保有了更大的战略购买力,在谈判中有更强的话语权。
北京大学健康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李玲指出,通过“国家谈判”的方式,以市场优势“压价”,效果非常好。以量换价进入医保,既能让患者得到红利,也能够节省医保资金,一举多得。
多措并举打通梗阻
两年间的两次医保准入“国家谈判”,是解决抗癌“救命药”高价之痛的系列举措之一。近年来,我国打通药品上市、供应、采购等各环节的梗阻,民众切实感受到抗癌药价格明显降低。
——从今年5月1日起,我国通过降关税措施,使实际进口的全部抗癌药实现零关税。
——加快境外已上市新药在境内上市审批,对于抗肿瘤等境外上市相关药品,纳入优先审批通道。
此次通过谈判进入医保目录的肺癌靶向药甲磺酸奥希替尼(泰瑞沙)就是一例。2017年,这款由跨国药企阿斯利康研制的药品在中国上市,从进入绿色通道到正式获批,仅用时7个月,上市速度创下纪录。而经过医保谈判后,泰瑞沙的最大降幅超过70%,是此次谈判降价幅度最高的药品。
胡静林表示,这次纳入目录的抗癌药都是近年新上市的药品,专利的存续期比较长,通过医保的战略性购买,可以促进和推动医药企业加大研发投入,研制更多更好的创新药,惠及广大患者。
发展仿制推动创新
谈判只是抗癌药进入医保的第一步,业内人士指出,抗癌药谈判后还面临着与各地医保目录对接、与医院集中采购体系衔接等问题。
对此,国家医疗保障局要求,各统筹地区要采取有效措施,保障谈判药品的供应和合理使用,各地药品集中采购机构要在10月底前,将谈判药品按支付标准在省级药品集中采购平台上公开挂网。
在此次通过谈判进入医保的17种药品中,共有两款国产产品,分别为恒瑞医药的培门冬酶注射液和正大天晴的盐酸安罗替尼胶囊。专家分析指出,除了引进来,要想切实降低抗癌药药价,更要靠国内药企自强。
近年来,中国启动仿制药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督促仿制药与国际标准“对标”,以实现进口原研药的国产替代,降低国民医药费用。李玲表示,“从长期来看,要想从根本上降低药价,关键要发展仿制药,提升国内药企的创新能力。”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