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社会·法治

张庄新貌

郑旺盛
2018年10月27日05:19 |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小字号

  拔掉“穷根子”,甩掉“穷帽子”,过上扬眉吐气的“好日子”。

  正是好风劲吹时,兰考县像张庄村这样的一个又一个村庄,发生着沧桑之变。

  

  斗灾害,不气馁

  九曲黄河之滨,河南省兰考县东坝头乡张庄村就坐落在最后一道弯处。黄河有“铜头”“铁尾”“豆腐腰”之说,而兰考东坝头乡张庄村,正处于黄河最典型的“豆腐腰”地段。这里水势湍急,气势壮观,但历史上也因此造成无数水患灾害。

  春天风沙狂,夏天水汪汪,秋天不见收,冬天白茫茫。这是兰考人民过去对“风沙”“内涝”“盐碱”三害的哀怨之声。兰考多少代人,饱受其害,苦不堪言。而最苦的地方,莫过于张庄村。村支书申学风说,一百多年前,黄河在紧邻张庄村的铜瓦厢决口改道,于是这里沙丘密布,盐碱遍地,风沙满天,光是比较大的风口就有八十多个,最大的风口就在张庄。

  1962年,凛冽寒风中,焦裕禄受党组织委派到兰考担任县委书记。他肩负的重任就是要带领兰考人民治理“三害”,改变世世代代贫穷落后的面貌。1963年春天,焦裕禄带领“三害”调查队,在全县展开大规模追洪水、查风口、探流沙的调查研究工作。他说“吃别人咀嚼过的馍没有味道”,跟大家一起背着干粮,拿着雨伞,奔走在兰考,从老百姓当中学习经验。他在兰考张庄村找到最大的风口,找到治理风沙的好办法——“贴膏药扎针”。老百姓说,用淤泥黏土封沙是“贴膏药”,再种上槐树叫“扎针”。

  在焦裕禄带领下,兰考干部群众、男女老少齐上阵。树绿了,草长了,风小了,沙少了,大片的盐碱不见了,土地庄稼开始丰收,兰考大地从此有了生机。

  几十年时间过去,兰考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有可喜进步,但在全国范围内对比,兰考的发展却是明显滞后。2002年,兰考被确定为国家级贫困县。2014年,张庄村两千九百六十多口人中,仍有贫困户七百五十四人。为赚钱养家日子好过点,张庄人纷纷外出打工,内蒙古、新疆、青海、云南、广东……张庄人跑遍全国,多时有上千人在外辛苦赚钱,干得动的几乎都出去了。

  张庄穷,穷得太久了,穷得让人心酸落泪。张庄人何时才能拔掉“穷根子”、甩掉“穷帽子”、过上扬眉吐气的“好日子”?

  兰考是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二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的联系点。2014年3月17日下午,总书记特意来到张庄村。他看望了八十五岁的张景枝老人,拉着手话家常,嘘寒问暖,问长问短,还鼓励老人养鸡赔钱的孙子闫春光不要气馁,鼓起信心继续干,日子一定会好起来!

  兰考县组建一百一十五支扶贫工作队奔赴全县每个贫困村。工作队由三人组成,两人来自县直部门,一人来自乡政府。派驻张庄村的扶贫工作队住下来,摸底排查村情和贫困户情况,与村两委干部携手谋划扶贫的事情,帮助张庄村贫困群众想办法、找渠道,发展扶贫产业。

  人心齐,贫困移

  2015年秋天的一天,兰考县领导到村里走家串户,发现村里空心房、空心院很多,当天晚上便在村里召开干部群众现场会,提出把这些空心院、空心房甚至农户自己家的多余房屋改造成具有乡村特色的农家饭店、农家宾馆,围绕发展红色旅游产业,打造一个“梦里张庄”,加快农民增收创收、脱贫致富的步子。

  张庄村地处黄河最后一道弯,又是焦裕禄找风口治风沙的地方,毛主席和习近平总书记都曾来过这里,张庄村有条件发展红色旅游。东坝头乡政府和张庄村“两委”商议后,认为方案可行。

  王波涛是乡里的包村干部,扶贫工作队员。乡里将这一重要任务交给他,要他联合张庄村“两委”将六户空心户打造成“梦里张庄”示范点。王波涛觉得,这件事干好了,对引领村民发展产业极有意义。他吃在村里,住在村里,与农民一起干,让“梦里张庄”这个集吃住为一体的花园式“农家乐”如期完工。“梦里张庄”开业后,生意很是火爆。

  结合焦裕禄精神的学习和宣传,张庄村开始重点发展红色旅游业,建成焦裕禄精神体验教育基地,年接待近万人次进行拓展训练;建成融“韩村的精神、秦寨的决心、赵跺楼的干劲、双杨树的道路”于一体的四面红旗纪念馆,再现当年兰考人民战天斗地的奋斗热情;利用村里的老学校旧址,在县委组织部的支持下,张庄村办起一所“农村干部培训学校”,对兰考的农村干部进行轮训,目前已培训几十批村干部。

  以“梦里张庄”为示范,乡里、村里和扶贫工作队做村民的工作,让他们围绕乡村游发展产业,并先后分三批组织村民到洛阳、信阳等地参观学习,开阔眼界,鼓励大家发展旅游产业,脱贫致富。

  很多群众因为手里缺钱,担心赔钱,还是不敢干。此时,有一个人站了出来。他要带头做第一个发展旅游产业的贫困户。他叫游文超,是位六十五岁的老党员,老伴儿患心血管病瘫痪在床,儿子因腰椎间盘损伤不能干重活,孙子孙女还是学生,一家人只有他和儿媳算是正常劳力。他家是建档立卡的贫困户,前些年为老伴治病,花去不少钱。

  为发展产业早日脱贫,游文超把家人叫到一起,说出自己创办“农家乐”的想法,征得家人的同意。儿子把他原来烤羊肉串儿攒的几万元钱都拿出来,游文超又从亲朋好友那里借了七八万元,从银行贷了七八万元,在村里请来的设计师帮助下设计、装修自己家的院子。原来他想着十几万就够了,结果最后还差五六万元,等他的“游家小院”达到开业条件时,他已投入二十多万元。街坊邻居说,游文超啊游文超,你这是急发财呀,万一搞不好,你这二十多万元打水漂,看你咋整?

  游家小院是2016年5月开始改造的,8月份开始营业,当年就有不错的收入。2017年,游家小院经营收入达到七八万元。在游文超带动下,张庄村陆续有三十多户人家干起农家乐,不少贫困户像游文超家一样,靠农家乐脱贫,走上致富路。

  在发展农家乐产业的同时,张庄村鼓励村民发展养殖种植业。2016年,村集体率先流转土地一百多亩打造一个采摘园,里面种上梨树、桃树等果树,建起七十多座塑料大棚,推广蜜瓜、西瓜、葡萄、蔬菜种植,让贫困群众入股采摘园,并在采摘园里务工赚钱,以“村委+公司+农户”的方式合作经营,既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又带动贫困户脱贫。

  这一年,村里引进食品公司,流转张庄村土地,吸纳贫困户和其他村民八十余人在公司务工,公司每年向村委会缴纳两万元扶贫发展基金,作为村集体经济的收入支持扶贫。现在,张庄村的土地,有公司流转两千多亩发展高效农业,还有公司流转二百多亩种植果蔬。村委会也在原来基础上,又流转土地两百余亩,发展大棚一百多座。在这些流转的土地上,张庄村的群众不仅能够收到流转土地的租金,还能做工再赚一份工资。

  人心齐,贫困移。2017年3月,张庄村的二百一十一户建档立卡贫困户成功脱贫一百九十四户。

  长精神,奔小康

  张庄村外,就是奔流的黄河。环绕村子,是大片大片长着庄稼和果树的土地。这片土地上,群众发展产业的热情和潜力真正被激发出来,村民们各显神通,各种产业雨后春笋般发展起来。

  张庄村的六十多户养殖户,按照村里规划分布在村子周围的养殖区。闫春光是村里最大的养鸡户。当年,在总书记亲切关怀和鼓励下,他走出养鸡赔钱的苦恼和阴影,鼓起信心,拜师学艺,利用扶贫政策贷款,再一次办起来养鸡场。现在,他每年养鸡一万只,每年收入二三十万元。为创造更多收入,2018年7月,闫春光又在村里租下两间门面房开起土特产专卖店,向游客和参观者出售他自己加工生产的石磨香油、花生等当地土特产。

  在乡里和村里的鼓励下,张庄村在外发展的村民张四培决定带着儿子张强回张庄村创业。他选的项目是发展南美白对虾水产养殖。他在黄河边流转一百多亩荒滩地建设虾塘,并注册成立水产养殖合作社。经过三个多月养殖,合作社获得大丰收,产值可观。合作社接着又增加两百多亩养殖面积,建起四十多座虾塘。

  村民文海清,过去常年在外打工,现在六十多岁了,不想背井离乡地出外赚钱,看到村里红红火火发展产业,他的心里痒痒的。他家有祖传的做红薯醋的工艺。他有心将这一传统工艺做起来,又怕没市场。当他踌躇不定时,了解情况的乡干部和村干部来做他的工作,帮他在村里租下房子,鼓励他在这里安心研究他家老工艺。去年下半年,他的“文氏醋房”正式开业,生产的红薯醋因为口味独特而大受欢迎,很快声名远播,热销至河北、山西、山东、广东等地,供不应求。

  为使年龄偏大的妇女有事做、有收入,2018年4月,张庄村发掘本地做布鞋的传统手工艺,成立“张庄布鞋研发中心”,组织张凤云等一百多个年龄比较大的妇女纯手工制作“张庄布鞋”。张凤云高兴地说,我们村里年龄大的妇女,差不多都会做布鞋,村里把我们组织起来,发挥我们的特长,在家门口赚钱。在这里做布鞋,工作时间自由,可在布鞋研究中心做,也可带回家做。人家夸我们在这里做布鞋是“看得住家,守得住娃,照顾了妈,还能挣钱养家”的好事儿。“张庄布鞋”声名远播,吸引周围四个乡镇多个村庄的妇女参与制作,成为兰考县“巧媳妇”工程示范点。

  经济逐渐发展起来,精神生活也要跟上。2016年6月,张庄村由老村主任翟茂盛牵头成立“梦里张庄”艺术团,二十多名演员在“翟导”带领下,先后排练《焦裕禄》《朝阳沟》《花喜鹊》等一些群众喜闻乐见剧目,自编自演一些“三句半”节目,特别编排由本村学生表演的手语舞《堂堂正正一辈子》。“梦里张庄”艺术团自成立以来,先后免费为张庄村和周围村庄的群众演出一百八十余场,成为交流艺术、宣传政策、传播文明、推介张庄的重要载体。

  2017年,张庄村利用村民的几处空闲院,请来专业人员设计,不仅建立剪纸艺术馆、收藏馆、戏院,还建成藏书馆。从此,张庄村大人孩子有了可以学习艺术、阅读书籍、陶冶身心的好地方。去年10月开始,在奔小康工作队帮助下,张庄村开办“幸福家园大讲堂”,每周五晚上举办一场。每到星期五晚上,许多村民都自发前往听讲。

  五年来,张庄村党员干部一直牢记总书记的话,弘扬焦裕禄精神,扑下身子与群众打成一片,不仅带领群众脱贫,更带领张庄村在产业发展中大显身手,朝着小康目标迈进。张庄村各项经济快速发展,村民幸福指数提升,村民年均收入由原来两千多元提升至目前一万六千多元。近年来,张庄村连获“全国文明村镇”等荣誉称号。2017年年底,“全国文明村镇”颁奖仪式在北京举行,村党支部书记申学风在人民大会堂受到习近平总书记的亲切接见。

  正是好风劲吹时。张庄村,兰考像张庄村这样的一个又一个村庄,正发生沧桑之变。


  《 人民日报 》( 2018年10月27日 12 版)
(责编:岳弘彬、曹昆)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