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社会·法治

“师生健康 中国健康”:健康素养是促进学生健康的决定因素

2018年11月13日20:56 | 来源:人民网-社会频道
小字号

人民网珠海11月13日电 13日上午,第四届中国教育创新公益博览会之“师生健康 中国健康”主题分论坛在珠海召开。本次分论坛由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教育集团和盈德未来教育测评研究中心承办,本次分论坛以促进师生健康、搭建绿色教育生态校园为首要目的,邀请了国内知名教授、教育管理者、教学参与者共同参与,对国内外中小学健康素养评估与培养的知识与经验进行探讨,并倡导健康幸福进校园的理念,呼吁为孩子们搭建绿色生态校园而努力。

北京大学儿童青少年卫生研究所所长 马军

北京大学儿童青少年卫生研究所所长马军教授认为,儿童青少年的健康水平不仅关系个人健康成长和幸福生活,而且关系整个民族未来的健康素养。中国儿童青少年主要健康问题有两种:一是身体健康,主要表现为学生营养不良体质偏差和由生物因素造成的传染性疾病的增多。肥胖、脊柱侧弯和视力不良等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频发。二是心理健康。目前,国家已经出台多项政策鼓励和重视儿童健康教育的发展,国际社会也开始重点关注青少年的健康问题,社会、教育、家长应充分认识“健康第一”理念的重要性,客观看待学习成绩,注重孩子全面发展及个性化培养了。

北京大学医学部教授 余小鸣

北京大学医学部余小鸣教授认为,健康素养是促进学生健康的决定因素。儿童青少年健康素养是一种保持和促进健康的综合能力,是以儿童青少年自身的发展为基础,能够运用一切可获得的资源(包括家庭、同伴、教师、医生、网络等),帮助自己获取、理解和应用健康的知识、信息与服务,逐步实现对个人健康的管理和维护,以及对环境和他人健康的倡导和促进。具备健康素养的儿童青少年认识到自己的行为会对日后的健康造成影响并做出恰当的决策和改善健康。儿童青少年健康素养是公民健康的基础,学校健康教育是一种有效提高和改善儿童青少年健康素养的方式。当前学校健康教育的目标是培养有健康素养的人,而不仅仅是健康的人。

余小鸣教授还提出了发展提升学生健康素养的综合模式的方案,提升学生健康素养离不开社会各界的努力,国家和学校应该制定具体明确的学校健康政策,发展以学校基础发展健康教育,学校应积极改善学校生活和社交环境,改善学生健康服务并加强社区合作。投资提高学生健康素养就是投资未来。

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教育集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 王一虹

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教育集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盈德教育测评首席顾问王一虹就北外国际“健康进校园”创新实践与研究现状进行了阐述。她认为,我国应当大力推进全人教育的发展,充分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学科素养和外语素养,其中健康素养作为人文素养的组成部分尤为重要。联合国对个体健康有五项指标:身体健康、智力健康、社交健康、情绪健康和道德健康。在这五项指标中,我们中小学教育过程中明显缺失社交健康的相关课程,在国际健康教育和评价发展趋势中,身心和心智均健康的全人教育逐渐成为主流,社交健康更是全人教育中不可缺失的重要评价指标。

王一虹还分享了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教育管理信息化专业委员会携手盈德教育于2014年9月至2017年9月开展“基于信息技术的健康与幸福国际课程实施评估和管理”课题研究成果,并向与会听众分享了中小学生健康素养测评系统。这一测评系统通过设置健康知识、健康技能、社交健康和情绪健康四项一级指标实现对小学三年级至高中二年级的学生的健康素养进行全流程测评。

本届分论坛上,各行各业人士对儿童青少年健康素养教育展现出强烈的交流,合作,创新的共同愿望,期盼健康素养教育能够进入更多校园,期待在社会、学校和家长的共同努力下,中国儿童青少年的健康素养得到显著改善,早日实现全人教育的目标。   

(责编:岳弘彬、曹昆)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