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妻档”列车员 爱情意味着什么
元宵节,中国传统春节年俗中最后一个重要节令,也是2019年春运的第30天。在赏花灯、吃元宵、猜灯谜等一派团圆祥和的气氛中,有一群“夫妻档”列车工作人员却在与家庭的离别中守候着每一位远行的旅客。
167对!这是中国铁路上海局集团有限公司合肥客运段“双乘务”职工的人数。他们有的已经年过半百,有的刚刚踏入婚姻的殿堂。爱情是什么?他们给出了答案。
陪伴:3平方米里的“父母爱情”
中午12:30,54岁的张进和48岁的王芳夫妻俩参加完临行前的班组出勤,朝着站台的尽头走去。一人一个行李箱,王芳却自然地挎起了丈夫的臂膀。18日,夫妻俩共同值乘的车厢,也是合肥开往广州东的T221次列车的行李车,他们负责看管旅客的托运行李。
下午1点,列车驶入合肥站,张进如往常一样,从站方行李员手中拿到货物清单,在车门口清点送上车的货物,王芳则在车内指导送货员合理摆放货物。“这个时间段需要我们百分之百的集中精力,相互配合,错漏一件都会给旅客带来不小的麻烦。”张进说。
货物清点完毕,张进在一间只有3平方米的工作间内填写运输密度表,王芳则拿起了抹布和拖把打扫起来。
夫妻俩值乘同一节车厢还是比较罕见的。王芳曾经是车队的乘务员,2013年休完病假再回来时,她被分配到和丈夫一个岗位。
“或许是单位体谅我们吧。”王芳说,“虽然行李车基本规程都知道,但张进毕竟一直在行李车,很多实践中的问题,比如站车关系和货物整理等,还是他手把手教我。”
五年,值乘的近1000个日夜,用他们的话说,“这里已经是我们俩的第二个家。”
“两个人为着共同的目标一起守候。即便大部分时间我们是单人作业,但3平方米的工作间让我感到‘他一直在我身边’。”王芳说。
牵挂:“我对她的列车时刻表了然于心”
团圆的日子总不能相聚,这几乎已成为铁路人共同的表达。对结婚已有10年的合肥客运段泰深车队的芦杨和李楠来说更是如此。今年春运,他们只有等正月十六才能够在家共享团圆之乐,而去年春运,阖家团圆的时间为零。
一个是列车长,一个是餐车服务员。两人相识于泰深车队组建时的2005年。当时的芦杨还是18号车厢的列车员,李楠则在11号餐车。偶尔推送饭车到18车,却也说不了一两句话。热恋时芦杨最期待的是换班吃饭时间。李楠回忆说,“送一盒润喉糖,倒一杯水,他不爱说话,但这些细节让我很感动。”
年初十,也是情人节。下午5点,李楠值乘的K91到达蚌埠车站。休息在家的芦杨带着女儿,拎着水果来看她。这是他俩春运期间的第二次见面。女儿依偎在李楠的怀里,说着春节期间收了多少红包,练了哪些曲子,芦杨只是默默地为母女俩剥着橘子,享受着短暂的40分钟见面。
“我对她的列车时刻表了然于心,看到某个时间点,我就能想到她这时候在哪个区间,该干什么事儿了。”芦杨说。
虽不能相伴左右,但李楠说想着家里有丈夫的惦记,女儿的殷殷期盼,幸福感还是爆棚的。
“一年365天里,我们只是40天不见,而那些一年在外务工没回家的人,回家只能待十多天,他们比千千万万铁路人更需要团聚。”夫妻俩感慨道。
同频共振:向懂你的人倾诉是幸福
今年是合肥客运段动车车队耿伟丹和张春煜新婚后的首次春运。90后的他们,如今在高铁上已经体验不到父辈们所经历的“春运囧途”,取而代之的是更高的服务标准和更快的运行速度。“合肥、北京、上海,一天来回,节奏挺快的。”张春煜说。
因“小两口”值乘不同班次的列车,以前一个月基本上只能见两到三次。今年春运,两人上两天休息三天,虽仍在不同班组,却可以同日上下班。“这和很多‘双乘务’相比,已经是很大的心理慰藉了。”耿伟丹说。
下班的第一天,聊天的话题总是从工作开始。“遇到了什么趣事儿,发生哪些状况,怎么处理的等等。”耿伟丹说,“很多人说将工作中的烦心事儿带回家会影响生活品质,但我们的工作和生活就是紧密融合的,或许也是我能感同身受吧。有时所受的委屈,向懂你的人倾诉也是一种幸福。”
南京南站,两人值乘期间唯一能够有讯息交换的地方。13:38,耿伟丹从这里驶出;13:38,张春煜在这里停靠。
“有一次在对讲机里听到他们车长喊他‘张春煜,10号车厢超员了,抓紧疏散旅客’。随后就听到他回复‘好的好的’。”耿伟丹回忆说,因为距离近,对讲机的频段没有消失,这种‘既很近又很远’的感觉很奇妙。
对于爱情,小两口表示,两个人在一起开心最重要,碰到了对的人,一切的问题都不是问题。(记者 水金辰 屈彦)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