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社会·法治

贵州推动产业变革促进乡村振兴

思路一新  黄土成金

本报记者  程  焕
2019年03月27日14:11 |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小字号

  一根白萝卜能有多大市场?

  春节前夕,贵州省毕节市朱昌镇青杠村的老乡们,从一桩生意中找到了答案:把10万斤白萝卜销往万里之遥的迪拜。曾经只够糊口的苞米地,换种方式耕种,如今成了“聚宝盆”。

  贵州省委书记孙志刚说,来一场振兴农村经济的深刻的产业革命,交出贵州的乡村振兴“答卷”。

  石旮旯刨出“金疙瘩”

  “玉米亩产500斤,一斤1块钱;刺梨亩产800斤,3元一斤。”亩产值从500元到2400元,收入差距将近5倍,安顺市平坝区白云镇高寨村村民赵启菊,用一道简单的算术题,说明了种植结构调整带来的实惠。

  山高谷深、耕地破碎、土壤瘠薄,水利灌溉条件差,玉米一度担纲贵州传统农业的“主角”,到2017年,全省玉米种植面积近1100万亩。

  单产水平不高,投入产出率低,经济效益不划算,且容易造成水土流失,大规模种植玉米弊端日益显现。2018年初,贵州省委省政府狠下决心,调减玉米种植面积。

  “瞧,以前这一片山坡大多是荒坡,只能种点苞米。现在长满了菌草,一亩地产值能达到3000元。”在紫云县板当镇青塘村,绿油油的菌草漫山遍野,养殖场、加工厂就近取材,食用菌大棚遍布山坳。2018年,板当镇有8000亩土地种上了菌草。紫云县新农科技农业公司总经理刘正伟介绍,把菌草加工成青贮饲料及食用菌棒,再利用青贮饲料养殖杜泊羊、生态鱼、林下鸡。

  龙里县湾滩河镇尝到了种植豌豆尖的甜头,采摘期从去年10月持续到春节,每亩的产量达到2400斤,产品供粤港澳和沿海市场,均价每斤4块钱;德江县桶井乡的老百姓,在曾经的苞米地发展立体农业,山上种果树,林下种皇菊,地下种红薯,空中养山鸡,石旮旯里刨出了“金疙瘩”……

  2018年,贵州共调减低效玉米种植面积785.19万亩,替代种植蔬菜、水果、中药材、茶叶、食用菌等经济作物666.67万亩,粮食和经济作物比调整到35∶65。贵州省委副书记、省长谌贻琴说,贵州一些农村祖祖辈辈种玉米、样样都有样样都不成规模的历史正在加快改变。

  产业助推“黔货出山”

  “放牛好耕田,养畜盼过年;喂鸡筹柴米,奔波为油盐”。地处武陵山区的狭长山谷,铜仁市万山区敖寨乡人均耕地面积仅0.71亩。

  2018年压在敖寨乡头上的“贫困帽”被摘掉了,“村村有特色产业、户户有致富门路、人人有增收渠道。”乡党委书记杨勤介绍说,乡里结合山地资源优势,大力发展香柚、油茶、经果林、西瓜、苗圃等特色产业,并借助电商平台,打通了农产品出山渠道。

  “好的不多,多的不好”。贵州农业产业普遍“小、散、弱”的现实,产业链条短、产品附加值低、产销对接失灵等问题十分突出。贵州改变传统的种植模式,将“为吃而生产”转变为“为卖而生产”。

  “养殖一只鸭,一年卖蛋可以赚125元,老鸭卖掉还能再赚25元。”当了一辈子“鸭倌”,三穗县瓦寨镇观音阁村贫困户彭际明,从来没有想过,400只鸭就帮自己脱了贫。

  彭际明能发家致富,关键在于搭上了产业“顺风车”。三穗鸭是我国四大地方名鸭之一,但由于规模有限,难以打响品牌。为此,三穗县一改传统的养鸭模式,将农户散养转向公司化运作,形成育种孵化—养殖—屠宰—深加工—销售的全产业链,并开发出黄焖鸭、血浆鸭和绿壳鸭蛋、皮蛋等20多个肉蛋产品。目前,全县养鸭专业合作社18家,加工企业24家,带动5万余人增收。

  鹧鸪园村是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兴仁县李关乡最大的少数民族聚居村,也曾是远近闻名的贫困村,村支书余必丽带着大家种蔬菜,开辟新的致富路。“我们还要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发展少数民族特色美食、蔬菜水果、观光农业,让游客来了有吃有喝有看头”。

  贵州各地纷纷探索特色优势产业,“茶叶县”“蓝莓县”“刺梨县”等应运而生,高附加值的特色农村产品,通过直销平台、电商平台、对口帮扶等途径,从深山老林走向千家万户。

  农业产业结构持续调整优化,也加速了产业融合的步伐。目前,贵州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1537家,农产品加工转化率达到49%。2018年,贵州农业增加值达到2276.74亿元,同比增长6.8%,增速居全国前列,为贵州近6年来的最高增速。

  乡村新业态遍地开花

  “没想到我家的桔子能卖到北京去,也没想到坐在家中生意找上门。”三都县沃屯村盛产蜜桔,鲜酸爽口、皮薄多汁。去年,种植户张立翠在当地商务部门的帮助下,采用网销的方式售卖自家蜜桔。短短4天,果园里的桔子便销售一半,单价也比往年卖给采购商高出不少。第一次体验到电子商务带来的便利和高收益,这位朴实的农妇惊喜不已。

  “吃住一条龙服务,一年下来净赚8万元,只多不少。”兴义市清水河镇联丰村雨补鲁寨,一个建在天坑里的古老村落,村民付维梅还记得,当年嫁进寨子时,连条像样的路也没有。

  而今,这里经过精心打造,石屋、古树、老井和茶马古道相映成趣,乡村旅游和山地旅游迅速红火起来,小黄姜、三色糕、手工辣椒、古法酿酒等当地特产供不应求。2018年,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2万元,比4年前翻了一倍。

  农村产业革命持续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初见成效,休闲农业、乡村旅游、农产品电子商务等新产业新业态快速发展,急需一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日前,贵州提出,在现已培育新型职业农民10.06万人的基础上,每年培育新型职业农民5万人以上。

  “聚焦重点品种更大规模调整结构,围绕市场需求提高农产品竞争力,推动‘黔货出山’如猛虎下山,真正风行天下。”贵州省委负责人表示,要以优质产业带动脱贫攻坚,为乡村振兴打下坚实基础。

  本版制图:张芳曼


  《 人民日报 》( 2019年03月27日 14 版)
(责编:袁勃)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