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年——时间为伴(记录中国·我们都是追梦人)
2019年04月11日05:21 |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 |
魏云寺在检查大钟运转。每个钟面都用100多块12角棱形图案的乳白色特制钢化玻璃拼成,装有自动开的电灯72盏,晚上通体明亮,斗大的数字在几里外也清晰可见。钟面上的紫铜分针长3.17米,重49公斤;紫铜时针长2.3米,重37.5公斤。 |
![]() |
从海关大钟俯瞰,大钟见证着城市的日新月异。 |
“当、当、当”……《东方红》报刻乐曲落下,外滩海关大楼顶部的大钟敲起6响,魏云寺像往常一样走进了海关大楼。
被誉为“第四代守钟人”,他的生活像钟摆一样重复而精准。乘电梯到海关大楼顶楼,攀上117级钢制螺旋扶梯,仅容一人攀爬的旋梯,魏云寺如履平地般攀爬,这一爬就是近三十载,今年已经第二十八个年头。每星期,他都要给大钟齿轮加油、上紧发条、检查大钟运转,整点校对。
20多年守钟生涯里,海关大钟从未出现过任何故障,误差不超过两秒。魏云寺对大钟更是不离不弃,这么多年来,为了大钟,不敢离开上海。他常说:“我离不开大钟,大钟也离不开我。”
外滩海关大楼,是上海的著名地标,建成于1927年,曾经是外滩最高的建筑,由英国公司设计制造的海关大钟从伦敦运到这里,成为当今亚洲第一、世界第三大钟。
1928年1月1日凌晨1点,海关大钟敲响了第一声,从那一刻起,海关钟声成了上海的城市符号之一。
魏云寺时常站在钟楼里面向黄浦江远眺,看着浦江两岸万家灯火,吹着徐徐江风,听着阵阵钟声,回声传向远方。
《 人民日报 》( 2019年04月11日 03 版)
(责编:袁勃)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