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社会·法治

开进百姓心里的“39号”车

2019年04月16日16:01 | 来源:搜报网
小字号

  4月13日,大宁县纪委监委信访举报巡回接访直通车在昕水镇西铁村接访。 本报记者 李虎威 摄

  □ 本报记者 李虎威 景文婷

  阳春时节的翠微山泛着浓浓绿意,昕水河哗啦啦地流淌着……一辆尾号“39”的白色公务车从大宁县纪委监委出发,在梁峁层叠的山路上蜿蜒前行。

  一张桌子、几把凳子、一条横幅、几沓宣传材料……4月13日,大宁县纪委监委的信访举报巡回接访直通车就这样在昕水镇西铁村“开张”了。

  听说“39号”车来村里了,74岁的张会珍加快脚步赶到了村文体广场,“我年龄大了,耳朵背、腿不灵,要去县里反映问题来回得跑几十里,现在好了,有啥话到村头就可以跟县里来的干部说了,真是太方便了!”

  去年以来,大宁县纪委监委认真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群众的需求作为第一动力,把群众满意作为衡量纪检监察信访举报工作的第一标准,针对部分群众上访难、投诉难问题,创新推行了信访举报巡回接访直通车制度,变上访为下访,把监督举报平台搬到群众家门口,实现了群众举报便捷化、民情收集常态化,及时回应了群众关切,拉近了党群关系,维护了群众切身利益,推进了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

  “街道硬化工程好多村都通到了家门口,可我们西铁村入家户的路还是土路,而且坡角村大队的进户路也早已经坏了;村民卫生员按规定每年960元工资,小队长却一直没给发工钱……”村民贺怀红瞪着眼睛、气势汹汹地反映情况。信访工作人员耐心接访,一一登记,并当场承诺尽快答复。

  信访举报巡回接访直通车自2018年2月份开通以来,及时畅通信访渠道,采取“1+2+N”的工作模式,即明确一辆专用车辆、采用1个班子成员带队、两个信访室人员专职接访、相关单位协同配合模式,通过摆摊接访、入户走访、田间巡访三种方式,深入各乡镇和信访矛盾突出的偏远村、农户家,与群众“面对面”“零距离”接触,“实打实”收集发生在群众身边的腐败问题。“直通车”真正做到了呼声有人听、上访有人管、困难有人帮,架起了与群众之间沟通的桥梁。

  2018年5月,“直通车”第一次开进太德乡扶义村。听说是县里来的流动“信访室”,村民们对此还是将信将疑,“挂个横幅、发个传单就能给老百姓办了事儿?”

  为了消除群众顾虑,接访人员主动入户走访,收集线索。走访过程中发现,扶义村百姓反映最多的就是希望村子里能安装路灯,虽然这一诉求属于纪检监察受理范围之外的内容,但正如大宁县纪委书记、监委主任任鹏伟所说:“只要是群众的合理诉求,只要是让我们碰到了,我们就一定要管。”受理后的第一时间,县纪委监委就将这一问题反馈给太德乡党委政府并积极督办,仅仅不到两个月的时间,太德乡8个行政村就安装照明路灯500余盏,实现了路灯全覆盖。

  百姓的诉求就是基层干部的工作方向。牢牢抓住提升人民群众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这个关键,紧紧贴住让人民满意这个核心,死死盯住兑现承诺这个末梢,把“直通车”作为延伸监督触角的创新模式,深入基层了解群众身边的问题,让“直通车”成为宣传纪检监察职能的窗口、回应群众诉求的平台。

  2019年3月14日,“直通车”第二次来到扶义村,一到村里就被村民们团团围住。村民张小辉激动地说:“上次‘39号车’来的时候说,有啥问题都能反映,我还不相信它有这本事,没想到还真是为我们老百姓办实事的,现在我们村晚上出来和白天一样亮堂。”

  整整一年的时间,“直通车”已经走进61个行政村,走访群众527户,现场答复政策咨询200余个,解决群众难题129件,转交相关单位信访举报22件,移交涉黑涉恶问题线索1条。

  同时,发放《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小手册、整治群众身边腐败问题宣传册、《清风大宁党风廉政建设学习读本》、便民监督卡各1万余册,做到全县7120户建档立卡贫困户,户户发放,切实将监督“哨岗”设到每一位村民家中,织密了一张铺天盖地的信访网络,形成人人都是监督员的全民监督大格局。

  昕水镇地处大宁县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地带,与县城接壤,下辖18个行政村,人口较多。近年来,随着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昕水镇存在的矛盾和问题也不断显现。

  昕水镇党委书记任秀红深有感触:“2017年11月,葛口村完成村委换届,因换届产生一系列矛盾,我们主动邀请县纪委监委的‘信访直通车’开到葛口村。通过村民举报,县纪委监委主动出击,摸排线索,走访调查,查处了两名违纪干部,解决了许多历史遗留问题。”“信访直通车”的到来,让百姓敢于发声,为基层营造出了公平公正的法治环境,真正打通了纪检监察机关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大宁县纪委监委严格践行“三个必须”,把准了工作的“方向盘”。对于群众反映强烈的矛盾纠纷和民生问题,反腐倡廉工作的重点难点问题,乡、村党员干部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要必谈;对于村“两委”干部、贫困户、信访户,要必访;对于基层党组织建设软弱涣散问题,基层干部不作为、慢作为和侵害群众利益问题,惠民政策在农村搞变通、打折扣、走过场问题,要必查。“三个必须”使信访举报工作做到耳聪目明、信息灵通、及时快捷,解决了全县10个软弱涣散农村“后劲乏力”问题,加强了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厚植了党执政的政治基础和群众基础。

  “去年8月,‘直通车’来我们村里巡回接访,发放了相关政策读本,我也拿上认真学习了。通过学习,我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和问题。9月4日我就打通了便民监督卡上的电话,主动上交违纪所得,积极向纪委监委坦白情况,争取从轻处理。”昕水镇葛口村的白某某在2014年村委征地补偿中非法索要2万元,妨害了社会管理秩序,鉴于其主动交代并上交违纪所得,经研究给予其党内严重警告处分。

  任鹏伟说:“去年,县纪委监委开通了信访举报‘直通车’,目的就是把压力向基层传导、把责任向基层延伸,‘直通车’既是桥梁也是利剑,是人民群众的贴心人、是党员干部的紧箍咒,真正打通了纪检监察机关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同时,通过给基层干部打预防针的方式悬崖勒马,变事后处理为事前预防,让基层干部逐渐由不敢腐、不能腐向不想腐转变,这也是变相地保护我们的干部,倒逼责任落实,激励他们担当作为、干事创业。”

  在纪委信访岗位工作6年的曹慧芳颇有感触地说:“信访举报巡回接访‘直通车’,进一步提高了全县信访举报办理效率和质量,有效化解了一些重复访、越级访问题。通过变‘被动等访’为‘主动找访’、变‘群众上访’为‘干部下访’、变‘群众跑路’为‘干部跑腿’,把监督举报平台搬到群众家门口,方便了群众就近反映问题,也拉近了我们和群众的距离。以前群众对我们是万般不理解,现在我们走到群众中间,他们当我们是知心人,信访工作也变得越来越好做了。”

  事事有回声,件件有着落。“直通车”就像是一剂“强心针”,牵住了化解矛盾、推动工作的“牛鼻子”,为促进大宁县各项工作注入了力量,实现了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的“双赢”,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

  又是一年芳草绿,“39号直通车”在这无限的春光里,载着纪委监委人对群众的绻绻深情,又一次出发了……

(责编:白宇)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