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社会·法治>>新时代应急先锋

新时代应急先锋:奇乾森林消防中队

戍北疆以青春践誓言 战林火以热血担使命

2019年08月20日10:30 | 来源:人民网-社会频道
小字号

内蒙古大兴安岭森林消防支队,肩负着保卫大兴安岭1067万公顷原始森林和440公里中俄、中蒙边境森林防火灭火任务,1952年建队至今,支队共扑救森林火灾2600余起。

支队下辖10余个基层单位,遍布兴安山脉,奇乾中队是最特殊的一支队伍,始终战斗在守护祖国北疆生态的最前沿,历代森林消防指战员用实际行动诠释着“对党忠诚、纪律严明、赴汤蹈火、竭诚为民”的铮铮誓言。

流淌在“冷极”的热血

皑皑兴安山脉,一派冰封雪飘。春节刚过,奇乾中队指战员穿行在雪域林海,冬季大练兵的热潮正席卷在神州北极的大地上……

“零下58℃”的历史最低气温是莫尔道嘎镇奇乾乡的一个标识,这里年平均气温零下3度,无霜期仅70天,冬季长达9个月,因此这个位于祖国版图鸡冠处,且仅有7户人家的乡镇被人们称为“风停止的地方”。

内蒙古大兴安岭森林消防支队奇乾中队于1963年在奇乾乡建成,一茬茬森林消防指战员用热血青春在这里坚守了半个多世纪。中队担负着北部原始林区95万公顷原始森林防火灭火任务,每逢春、夏、秋三季森林防火灭火紧要期,这个单位的消防队员需全天24小时战备,应对随时发生的森林大火。

举国关注的2002年“7·28”特大森林火灾扑救中,奇乾中队打响了千余名扑火队员火场大会战的“第一枪”。他们冒着随时都有可能被站杆、倒木、滚石砸伤的危险,一边奋力扑打大火,一边开挖隔离带。荆棘丛生的原始森林内,工具使用效率低,扑火队员们就用肩扛、手推、脚蹬的方式开挖防火隔离带,指甲扣掉了,裤子撕破了,终于抠出了一条宽0.8米、长70公里的防火隔离带,阻挡了森林大火肆虐的蔓延。

承负了使命,换羽新生的集结号在催征,这个中队全体指战员秉承训词精神,开展“学训词、铸忠诚、创新业、立新功”活动,用严寒下练兵的实际行动标识了再踏征程的起点。

入冬以来,结合驻守地区实际,以游客在附近高山地区遇险为背景,中队积极修订完善相关预案,合理分组人员、编携配装,科学选用战法、灵活运用装备,确保战备演练取得实效。他们严格按照预案,下达出动命令后,迅速集结按基数携装出动。利用无人机搜寻定位被困者位置,救援队随即利用救生抛投器、牵引绳、八字环,制作救援绳索,救助被困人员——严谨地执行着一项项演练操作。他们还及时组织干部骨干召开演练总结讲评会,共同探讨演练中暴露的问题,结合实际分析整理出存在的十余处急需整改的短板弱项,切实为提高队伍参与山岳救援的能力找准了方向。

50余年来,中队先后完成了1987年“5·6”、2002年“7·28”、2006年“5·25”、2014年“4·30”等重特大森林火灾扑救任务。他们在扑灭火灾中屡建功勋,组建以来先后荣立集体二等功5次、三等功3次,2012年被内蒙古自治区政府授予“北疆森林卫士”荣誉称号。

火线上的“排头兵”

奇乾中队是森林消防队伍唯一独立驻防的中队,它的特殊性表现在“四个最”上。

奇乾中队是整个内蒙古地区、乃至全国森林消防队伍中编制人数不多,任务却最繁重的中队,几千公里长的防火线上,都曾经有过奇乾中队森林消防队员们战斗的足迹。

奇乾中队年平均参加扑灭森林火灾次数最多。组建50余年来,奇乾中队完成的森林灭火任务已经超过了其它组建了几十年的大队,哪里火情紧急,就第一时间到位。

奇乾中队最擅长打硬仗。2015年4月30日,内蒙古大兴安岭北部原始林区连续集中爆发了大规模的雷击火灾。奇乾中队在火场上克服了地形复杂、生存环境恶劣、火势异常凶猛等不利条件,半个月内接连转场转战7次,牢牢遏制住了火魔的“咽喉”,挽救了上万顷的原始森林。

组建至今,中队全面建设不断取得进步,2012年被武警部队党委表彰为“创先争优先进基层党组织”,2013至2018连续6年被森林消防局评为“基层建设标兵中队”,2018年被内蒙古森林总队评为先进基层党组织。

啃“硬骨头”的英雄队伍

2006年仲夏,又一场灭火战斗打响了。北部原始林区伊木河发生森林火灾,直接威胁到原始樟子松林和边防连队油库安全,情况万分危急。

“党员突击队,跟我上!”时任中队指导员吴迪冒着被倒木砸伤的危险,带领10名党员骨干在火头必经之地开挖防火隔离带,预阻火线蔓延。

裤脚被荆棘划开刺入肉里,极度的劳累和高温让部分指战员晕倒,浇壶水淋醒了再上;火把鞋底烤化了,塞进一把草穿上再上;风力灭火机油料耗干了,拿起身边的树条再上。灭火机长时间超负荷运转,表面温度达到50多度,鼻子烤出了血,大伙就找来卫生纸塞进鼻孔里继续战斗。10个多小时的奋战,火头顶住了,油库保住了,林子安全了。指战员们一个个满脸油烟,口袋里装了一把把带血的卫生纸。

“职能任务拓展了,思路和救援训练方法也在积极转变,但是无论什么样的险情,我们都要用啃‘硬骨头’的精神去战胜它。”指导员王永刚在一次政治教育课中对大家这样说道。

内蒙古大兴安岭北部原始林区是我国唯一集中连片未开发的原始林区,也是内蒙古自治区乃至全国著名的森林重火灾区,素有“火窝子”之称。每年的春夏秋三季,这里的林火如战争年代的烽烟一般,此起彼伏。如何守住这片绿色?中队拿出啃“硬骨头”的作风——越是艰险越向前。

在参加1987年“5·6”特大森林火灾扑救中,他们从4月2日至6月19日,先后参加了二根河、纳门河、小四方山、塔河、漠河、古里、永安山7个火场的扑火战斗。火场上,扑火队员断了水源口渴难忍,有的就在湿地上挖个坑,把嘴对上去呼吸几口潮湿的空气解渴,有的拔一撮草根放在嘴里咀嚼解渴。他们转战20余次,扑灭火头56个,扑灭火线长度达400余公里,创造了连续作战77天的历史记录。

谁不知青春壮美,谁不知年华宝贵?奇乾中队历代扑火队员为了保护国家的森林资源,为了大兴安岭原始林区的翠绿永不衰退,用自己宝贵的青春年华护卫着那片随时都受火魔威胁的绿洲。1980年以来,奇乾中队共出动兵力14000余人次,扑灭火警火灾近300起,为保护国家的森林资源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建队以来,1人荣立1等功,3人荣立二等功,125人荣立三等功。

“哪里有险情,哪里就有我们,对党忠诚,刀山敢上;哪里有危险,哪里就有我们,纪律严明,火海敢闯……”万顷林海,松涛阵阵,巍巍兴安之巅回荡着森林消防队伍的英雄赞歌。

(应急管理部新闻宣传司与人民网共同推出)

(责编:郑明玥(实习生)、申亚欣)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