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社会·法治

护鱼有“道”

本报记者  邓建胜摄影报道
2019年10月16日08:41 |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小字号

藏木水电站的鱼道,鱼儿通过它们得以翻越落差60多米的大坝。

雅鲁藏布江干流上的第一座水电站藏木水电站。

 

鱼儿想游到上游水库“耍一耍”,怎么翻越水位落差67米的电站大坝?

“就是通过这个长3621.3米、净宽2.4米的鱼道工程。我们的水声学设备监测到,体长超过6厘米的鱼儿,每年成功‘跃龙门’的在1.8万尾以上。”在位于西藏加查县境内雅鲁藏布江干流上的藏木水电站,工作人员谭友刚对记者说。

在水坝的上下游之间修建过鱼设施(鱼道),最早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的欧洲。2014年11月开始并网发电的藏木水电站,是雅鲁藏布江中游水电梯级开发第一站,在规划之初就按国家环保主管部门要求建设了过鱼设施(鱼道)。鱼道工程主要由暗涵、明渠、科学观测装置和诱鱼设施等组成,总投资约3亿元,主要过鱼对象是裂腹鱼、裸鲤、黑斑原公式等土著鱼类。

藏木水电站的放流试验发现,逆流而上游出这条3621.3米的“赛道”,一尾巨须裂腹鱼用了28.73小时,获得冠军;最慢的则是一尾拉萨裸裂尻鱼,磨蹭了197.63小时才翻越大坝。

“雅鲁藏布江中游没有严格意义上的洄游鱼类,目前我们发现的土著鱼类,在环境适合的河段都能产卵、孵幼。”藏木电厂常务副厂长王松林说,为了对水电站上下游河段内的鱼类资源进行有针对性的补充,他们还组建了鱼类增殖放流研究中心,专门研究和人工孵化尖裸鲤、黑斑原公式、裂腹鱼、双须叶须鱼、拉萨裸裂尻鱼等性成熟期在10年左右的雅鲁藏布江中游土著鱼类。从2015年至今,已孵化并放流这些土著鱼鱼苗50万余尾。

《 人民日报 》( 2019年10月16日 14 版)

(责编:杨佳佳(实习生)、岳弘彬)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