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号贩子活动密度指数”每周发布
2019年11月12日09:19 | 来源:北京日报

原标题:“号贩子活动密度指数”每周发布
“号贩子”哪儿密度高,监管的重点就要转向哪儿。记者昨天从北京市卫健委获悉,今年7月22日至10月31日的“加强综合监管、保障行业安全”百日安全行动中,通过线上摸排,线下暗访,北京市卫健委总结形成了“号贩子活动密度指数”,将每周公布,督促医疗机构精准打击“号贩子”,压缩“号贩子”的生存空间。
很多患者就医前,习惯先上网搜索相关就诊信息,因此,网络也成为“号贩子”活动的“新区域”。百日行动中,北京市卫健委搜集各大搜索平台、生活类网站中930余个网页的10000余条信息,寻找“号贩子”的活动痕迹,最终,工作人员发现5条违法违规线索。
医院周边是“号贩子”活动的传统势力范围。北京市卫健委线下暗访巡查了各重点点位1107户次,“专项工作巡查组两人一组,组队到21家重点医院及其周边400米的范围内,暗访巡查有没有‘号贩子’交易和散发名片、小广告等违法违规行为。”有关负责人说,千余次巡查后发现小广告134条、“号贩子”线索25人。(记者 贾晓宏)
(责编:燕文青(实习生)、岳弘彬)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