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走基层】护理员“妈妈”刘萍:将和福利院的大朋友、小朋友们度过第15个春节
文/金羊网记者 符畅
图/通讯员 廖培金
新春将至,广州市社会(儿童)福利院内处处张灯结彩,洋溢着浓浓的节日氛围。红灯笼、中国结、年花等元素处处可见。原来,为了让孩子们度过一个欢乐喜庆的春节,今年1月初,福利院就开始张罗各种迎春活动,张挂大红灯笼、布置年花年桔、举办迎春游园会、开展趣味运动会等等,浓郁的过年氛围下,年幼的孩子们也会道一声“新年快乐”。
对很多人来说,春节象征着团圆,但对福利院的孩子们来说,福利院就是他们的家,而与他们朝夕相处的护理员、老师、社工、医护人员就是他们的“爸爸妈妈”。即将在福利院度过第15个春节的护理员刘萍,就是其中一个“妈妈”。
图片为刘萍和孩子们
瘦弱的身躯,撑起“大孩子”的一片天
“我今年春节只休息三天,除夕夜以及年初四之后,我都会陪着孩子们一起过。”刘萍向记者介绍了她今年的休假计划。作为一名资深护理员,刘萍已经在福利院度过了14个春节,而现在,她即将迎来第15个。
日常工作中,她主要的照顾对象是福利院青年区男青班的“孩子”,这里的“孩子”年龄跨度很大,7-57岁的都有。“很多‘孩子’年龄比我还大,胡子都白了还得叫我一声‘萍姐’,有的就更直接了,会叫我‘妈妈’。”刘萍笑着说。
她坦言,她最开始从事的是物业管理工作,来到福利院,成为一名护理员,如此大跨度的职业转换是她自己也未曾想到的。与很多人一样,刘萍对福利院的印象就是孩子们绕着护理人员载歌载舞,在阳光下欢笑嬉戏。但当她进入福利院青年区男青班以后,她才恍然发现她想象中的福利院只是福利院现实工作的一部分,孩子们是会长大的,然而脑瘫孩子和多重残疾孩子的病痛并不会因为年龄的增长而消失,受智力和身体双重障碍所限,他们难以离开福利院进入社会,尽管能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但是更多时候,他们是需要护理人员的帮助的。
“很多人都说,做好护理员的工作不容易,其实,做好男青班护理员的工作更难。”刘萍说,男青班到底特殊在哪里?她认为,很大程度上是来自于性别之间的障碍。这里的收养人员均为残疾男性,不仅人数多,年龄跨度也很大,他们大部分存在不同程度的智力及肢体双重残疾。
“为了保障护理质量,必要的身体接触是不可避免的。这让几乎全是女性的护理人员感到有些尴尬。”刘萍介绍,这种“尴尬”不仅体现在日常洗漱、更衣过程中,更体现在了转运、扶走的“重体力”活中。从外表看,刘萍瘦瘦小小的,体重尚不足90斤,但谁能想到,她的服务对象的平均体重有120斤!记者了解到,市社会福利院定期会举行消防演练,每到这时,观众都会惊讶地看着刘萍或扶着、或抱着这些“大孩子”紧急疏散。惊人的臂力背后,是她无数个日夜的努力和坚持。
鼓励孤弃儿童奋发图强,实现冠军梦
在男青班里,每个孩子刘萍都能叫出名字,但令她印象最深刻的,是刚刚年满18岁的想想(化名)。
想想曾经是刘萍班里的孩子,他患有先天性肌营养不良,由于病症的影响腿脚不是很灵便,只能轮椅出行。但是他自尊心强,讨厌被人家嘲笑,曾把自己关在房间里生闷气。“那时我鼓励他,发泄脾气可以,但是面对现实奋发图强才是正路。”刘萍说,慢慢地,她发现想想确实把这句话听进去了,不论是日常生活还是学习,都表现得不错,还被广州市残奥中心的教练选中,获得了参加集训的机会。
刘萍非常替想想高兴,没想到这个孩子这么争气。然而没过多久后,想想却突然因为不能适应训练项目被送了回来。
“萍姐,我想去集训,我在那边很乖的,你让教练给我换个项目好不好,我会很努力很努力很很很努力的。”回来后,想想苦着脸对刘萍说。他强烈探索世界的渴望和决心震撼了刘萍,刘萍觉得他真正成长了,便决定替他再争取一次机会。经过与教练的多番沟通,最终,想想如愿以偿,获得了继续训练的机会,开始接触硬地滚球项目。如想想所言,他确实很努力地参加训练和比赛,2014-2019年间获奖无数,还多次在全国硬地滚球竞标赛中斩获佳绩。
在福利院,像想想这样能够在某一领域取得成功的孩子并不多,他们中,有的要经过几年才会学会穿衣服,有的一辈子都说不了一句完整的话。但是他们每一个细小的进步,刘萍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因为他们就是我的孩子。”刘萍说。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