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打卡健康码“红”转“绿” 应急响应级别下调对市民有何影响?
“朝阳群众终于拿‘绿码’了!”
4月30日零时起,北京市朝阳区疫情风险级别由高风险地区调整为低风险地区。在朝阳区工作和生活的人们长松一口气,同时不忘互相提醒,“不能放松警惕,还是要注意疫情防护!”
北京市朝阳区已由“高风险地区”调整为“低风险地区”
“4月30日起,北京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机制调整为二级,并相应调整防控策略。”
昨日,北京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上公布了这一消息。这意味着对国内低风险地区进京出差、返京人员,不再要求居家隔离14天,正在隔离观察的可以解除观察。
按照国家《关于依法科学精准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地需要根据当地新冠肺炎疫情情况进行风险分级和分类防控,高风险地区的分级标准为累计确诊病例超过50例,且14天内有聚集性疫情发生。而照此标准,4月14日,北京市朝阳区确诊的一例境外输入性病例造成其家庭3人的关联性病例,成为一起聚集性疫情。因此,朝阳区疫情风险级别定为高风险地区。
4月29日的新闻发布会上,北京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陈蓓提到“朝阳区今日(4月29日)24点,将14天无新增本土病例报告。”
30日零点,记者准点刷新“疫情风险等级查询”,查询结果显示,北京市朝阳区已由“高风险地区”调整为“低风险地区”。
北京朝阳区居民健康码由“红”转“绿”
此前,在北京朝阳区居住或工作的居民申领各地健康码时,部分地区会显示红码,这意味着朝阳区居民来自高风险地区,赴外地需在当地隔离14天或需提供核酸检测证明等。
30日凌晨,居住和工作均在朝阳区的记者重新申领了多地的健康码,直观体验了健康码由“红”转“绿”的过程。
以河北省为例,在29日23时申领的健康码仍为红色,到了30日凌晨0点20分重新进行“打卡”操作时,健康码即变为绿色。
健康码“红”转“绿”意味着,全国大部分地区已经对“朝阳群众”打开“绿灯”,赴外地出差旅游等不再需要被隔离或出示核酸检测证明。
不过,由于朝阳区居民的健康码刚刚由“红”转“绿”,其通行效果的落实还需要各地政策的适时调整。
截至30日上午7时,记者通过携程app查询,发现在订购从北京飞往三亚的机票时,app仍会提示海南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心指挥部的通知,通知中提到“北京市朝阳区人员,持7天内核酸检测阴性或抗体检测阳性证明正常通行;未持有的,在口岸进行核酸检测,结果未出前居家隔离。”此公告更新时间为4月29日15:30。
可见,北京朝阳区的风险等级调整为低风险后,各地防疫政策相应的调整还有一定的缓冲时间,记者将会继续关注相关政策的更新与调整。
疫情应急响应级别下调对市民有何影响?
北京市疫情应急响应级别调整之后,许多疫情防控政策将会随之调整,对市民的生活有不少积极影响。
市民们感触最大的可能是社区管理上的变化。据北京市政府副秘书长陈蓓介绍,响应级别调整后,非本小区居民持健康宝绿码并登记后可以进入小区探亲访友,快递、外卖、鲜奶配送、家政服务、房屋中介等服务行业从业人员,使用健康码并登记后可进入小区。
文娱设施和文化场所将有选择地有序开放,实行分时段预约限流。响应级别调整后,图书馆博物馆将有序开放,篮球足球等对抗类团体项目暂不开放,地下空间游泳场所暂不开放。全面恢复社区养老驿站等为老服务项目。
影响不仅体现在市民的生活上,更体现在各地人员进京和在京人员出城的便利上。
陈蓓说,国内低风险地区进京出差,返京人员不再要求居家隔离14天,正在隔离观察的可以解除观察。
随着这一消息的发布,北京“五一”出行的需求应声上涨。
去哪儿网平台数据显示,消息发布的半小时内,去哪儿网机票搜索量迅速攀升,北京出发机票预订量较上一时段暴涨15倍。截止目前,北京至成都、重庆、上海、杭州、长沙成为预定量最多的5个航线,深圳、昆明、广州、西安、厦门、三亚也成为大涨的热门目的地。
对北京居民来说,需要注意的是,疫情防控这根弦仍须时刻绷紧,放松心情这并不意味着可以放松警惕。
陈蓓在发布会上指出:“就当前工作来讲,境外输入和本地反弹风险都不可低估,防控任务依然严峻。响应级别调整后,实行九‘严格’。” 即:严格社区管控,继续实行封闭式管理。严格进京检查站管理。严格学校常态化管理。严格复工复产管理。严格落实常态化监测,对重点人群应检尽检。严格就医管理,建立实名制预约常态机制;严格院感防控升级版措施,彻底阻断院内疫情的传播。严格境外返京人员管理。严格落实四方责任。严格个人卫生管理,落实文明促进条例,倡导健康公约。
针对“五一”安全防范工作,本周多个部委紧锣密鼓出台了一系列政策。
中央宣传部、文化和旅游部召开电视电话会议,要求“五一”假期各地景区应安全有序开放。
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应急管理部联合印发通知严防“小火亡人”。
公安部发出“五一”交通安全预警,提醒社会公众要注意五类风险。
交管局召开视频部署会,紧盯“四类道路”,维护“五一”交通秩序。
今年的“五一”假期是我国进入常态化疫情防控阶段后的首个旅游小长假,在家“憋”了几个月的群众出游意愿强烈。
假期出游固然美好,但是一定要注意旅行安全,特别是要紧一紧常态化疫情防控的弦,注意防护,更要配合好各旅游景点的疫情防控要求。(李枫)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