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社会·法治

全国应急管理系统加强防灾减灾救灾 助力脱贫攻坚

2020年05月16日15:37 | 来源:人民网-社会频道
小字号

“这几天最高气温超过了30摄氏度,森林火险等级高,必须要向老乡们反复宣传,千万不能发生森林火灾。”从“五一”假期的第一天起,杨秀清每天晚上都给石花村的老乡们开“院坝会”,必讲森林防火知识。

杨秀清是贵州省铜仁市沿河县应急管理局工作人员,两年前被局里选派任塘坝镇石花村第一驻村书记,今年又担任该村脱贫攻坚指挥部指挥长。沿河县是铜仁市唯一的深度贫困县,石花村属于三类贫困村,是全县最偏远的村寨之一。

如今,“杨秀清们”奔走在脱贫攻坚一线,各地应急管理部门都像沿河县应急管理局这样紧紧结合职责,为决战决胜脱贫攻坚贡献力量。

2019年10月,应急管理部牵头,会同民政部、国务院扶贫办联合印发《关于防灾减灾救灾助力脱贫攻坚的意见》,明确通过采取一系列政策、资金和资源支持措施,切实增强贫困地区特别是“三区三州”等深度贫困地区灾害风险防范和综合应对能力,帮助受灾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最大限度降低灾害损失,减少因灾致贫、因灾返贫,确保受灾害影响的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能同步迈入全面小康社会。

近年来,全国应急管理系统积极发挥综合协调和专业监管优势,全力支持贫困地区特别是“三区三州”等深度贫困地区做好防灾减灾救灾工作,为脱贫攻坚保驾护航,为人民群众铺就一条坚实的平安之路,切实防止因灾致贫、因灾返贫。

强化精准救灾 为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兜底

长期以来,自然灾害多发成为导致许多地区特别是“三区三州”等深度贫困地区无法脱贫的重要因素之一。

2018年,作为“三区三州”的重点区域,甘肃省临夏州发生暴雨洪涝灾害,导致1.9万户建档立卡贫困户不同程度受灾,85户家庭因灾返贫致贫,“两不愁、三保障”中的住房、农业种植、饮水均出现了困难,贫困村道路、水利、通信、电力等基础设施严重受损。

2019年初,青海省玉树州等地发生严重雪灾,导致部分农牧民生活困难、大量牲畜因觅食困难死亡。

2019年以来,四川长宁6.0级地震、甘肃夏河5.7级地震、西藏墨脱6.3级地震,贵州水城“7.23”特大山体滑坡等地震地质灾害相继发生,给当地群众脱贫带来严峻挑战。

针对发生在青海、四川、广西、山西、安徽、江西等贫困地区特别是“三区三州”深度贫困地区的雪灾、洪涝、地震以及旱灾等严重灾害,应急管理部及时启动国家救灾应急响应,派出工作组奔赴灾区,会同财政部安排27.66亿元中央自然灾害救灾资金,支持做好受灾群众基本生活救助。

同时,在安排2019年—2020年度中央冬春救灾资金时,进一步加大对高寒寒冷地区、边疆偏远地区、少数民族地区、集中连片贫困地区特别是“三区三州”等深度贫困地区相关省份的倾斜支持力度,安排涉及贫困地区的21个省份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中央冬春资金超过50亿元,其中“三区三州”等深度贫困地区涉及的6个省份超过17亿元,切实做好受灾群众冬春救助工作。

安徽省针对贫困地区特别是大别山等革命老区、沿淮行蓄洪区、皖北地区等深度贫困地区发生的重大自然灾害,适度降低应急预案中省级救灾应急响应启动条件。去年夏季,该省皖南山区部分地区因受强降雨天气影响,农作物被淹没、房屋倒损,安徽省应急管理厅立即启动应急响应,持续做好过渡期救助,让受灾群众能够早日回家。

强化精准防灾减灾 增强群众防灾减灾意识

日前,云南省昆明市应急管理局的党员干部来到东川区乌龙镇马店村和红土地镇仓房村,为村民送去应急包,了解贫困户退出建档立卡后是否存在返贫风险问题,帮助解决困难,确保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收官战。

云南省昆明市应急管理局的党员干部向村民讲解“云南白药小应急包”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围绕精准防灾减灾,应急管理系统聚焦加强灾害事故风险防范和综合应对能力方面,重点从提升灾害应急救援能力、提升基层减灾备灾能力、加强防灾减灾科普宣教等方面,加大对贫困地区、贫困群众的倾斜力度支持。

——在加快推进西北、西南区域性应急救援力量建设中,积极指导帮扶内蒙古、广西、新疆等省份建立综合应急救援队伍;将新疆、甘肃、西藏等省份部分民航运输机场列为重点布局的应急救援航空场站。

——启动应急救援力量建设“十四五”规划编制,将中西部贫困地区应急救援能力“补短板、强弱项”工作作为重点建设任务加以部署。

——加强消防救援经费和装备支持。安排1.8亿元专项经费,为西藏、新疆等9省份消防救援队伍配备地震救援和水域救援装备;向西藏、新疆、青海等省份消防救援队伍调拨4.5万件套战勤保障装备物资,向“三区三州”深度贫困地区重点倾斜。为中西部贫困地区配备抢险救援车辆138辆、供液消防车和战勤保障车50辆;轻型卫星便携站、应急通信便携箱、定位搜救装具等一批应急通信装备被装备到贫困地区。帮扶新疆、四川、云南等中西部省份落实训练基地、消防队站等55个重点基础设施建设项目。

——支持贫困地区专业扑火队伍建设,为疆区、藏区等贫困地区森林消防队伍配备新型用车122辆、防灭火装备18266件套。一批先进适用的地质灾害专业救援装备、抗洪抢险装备投入备用。

——加强防灾减灾科普宣教,针对贫困地区火灾防控特点,组织开展“打通生命通道”“火灾隐患大家找”等主题宣传活动;印发27万册《小学生消防安全读本》,赠送给西部贫困地区小学;开放各地消防队站供社会参观,利用乡村大喇叭、广播等形式开展专项宣传,增强贫困地区群众防灾减灾和消防安全意识。

——支持贫困地区创建全国综合减灾示范县,研究修订贫困地区示范县创建标准和管理办法,在全国13个首批创建试点单位中,有3个是国家级贫困县。

强化精准帮扶 确保打赢脱贫攻坚战

3月4日,内蒙古自治区宣布最后20个国家级贫困旗县退出贫困旗县序列,这标志着内蒙古再无贫困旗县。这其中就包括内蒙古自治区地震局参与帮扶的化德县。

内蒙古地震局前往定点扶贫单位,为村民开展防震减灾知识宣传。

近年来,内蒙古自治区地震局持续帮扶化德县的国家级建档立卡贫困村德善村,通过更新改造供水管网设施、建设安全饮水工程、开展防灾减灾知识科普宣教等,帮助德善村告别了贫困。与内蒙古地震局相伴的是,近年来各省级地震机构均建立了定点帮扶工作机制,安排人员奔赴贫困地区驻点帮扶。

四川省德阳市应急管理局联系什邡市脱贫帮扶,针对该市蓥华镇高桥村是“5·12”汶川地震重灾区的实际,在帮扶中精准定位、精准施策、精准发力,紧盯“两不愁、三保障”和安全用水保障,实施干部结对帮扶、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帮扶、产业发展扶持帮扶等举措,确保建档立卡贫困户精准脱贫。

四川省德阳市应急管理局实施精准扶贫,什邡市蓥华镇高桥村村民陶邦生因老伴生病致贫,他靠养蜂和当护林员有了收入,日子一天天好起来。

今年以来,四川省南江县应急管理局完善“党建+安全监管+应急救援+脱贫攻坚”新机制,成立6个脱贫攻坚党员志愿服务队,着力解决帮扶村庄技术缺乏、交通困难、安全保障不足等问题,切实巩固脱贫攻坚成果。

全国应急管理系统普遍建立了帮扶点,结合各自实际和优势,加大帮扶力度、加强精准帮扶,派驻到村的扶贫工作队、帮扶干部、志愿服务队员扑在扶贫攻坚第一线,与广大村民共谋发展,为贫困乡村解决难题、提供支持,确保脱贫。

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各地应急管理部门结合实际,通过各种途径和方式,全力投入脱贫攻坚各项任务,帮助贫困地区抓好春耕生产,让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车轮加快转起来,尽力将疫情造成的损失减少到最低。

当前,作为脱贫攻坚的见证者、参与者、创造者,广大应急人勇于担当作为,以扎实的本职工作助力脱贫攻坚,努力以优异成绩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历史重任中,交出满意答卷。(朱紫阳 贾振)

(责编:朱紫阳、申亚欣)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