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社会·法治>>人民直击

战“疫”直击回声

外贸商朱雪峰:在困难的日子里守住了“面包”

杨乔
2020年10月03日10:41 | 来源:人民网
小字号

编者按:

闻疫起,向疫生。抗疫大战,勠力同心。人民网通过《战“疫”直击》系列报道反映了各行各业的生存困境与积极应对。武汉“重启”已近6个月,人们努力生活,努力工作,努力学习,努力“抢回”被病毒夺走的时间……我们对当初的采访对象进行回访,他们说,最艰难的时刻已过,当下虽有困难待解,但未来可期。

 

时隔半年,记者回访朱雪峰,紧张感、急迫感比从前少了些许。生意正在回暖,通往明天的路虽然仍是未知,但他打算脚踏实地走好当下的每一步。

今年3月,是江苏面料出口商朱雪峰从事外贸行业15年来,最忙碌的31天。疫情蔓延全球,他的外贸订单量骤减。接到手的和加工到一半的单子,被国外客户要求取消或暂停,而他支付给供应商的款项却不能就此停下。

在最难捱的日子里,他每天接一二十个供应商催款电话,四处借钱、贷款、还款也成为“工作”之一。

半年后,朱雪峰告诉记者,欠供应商的货款已逐步还清,当初的贷款也在慢慢还。

4月底时,工厂短暂停了20天,随着疫情好转,订单慢慢回升,但总体与去年相比,订单量减少了2/5,主要来自欧洲国家。此外,整个市场的价格也发生了波动,在客户的要求下,朱雪峰降价10%。员工数量则随着订单量减少了1/3,“确实没有办法再继续录用那么多了。”

今年,国家相关部门和地方政府为缓解外贸行业困境,向企业出台了税费减免、应急贷款、延期缴税等措施。“员工的养老保险少交了一点,还拿到一些其他补助。”朱雪峰回忆称,从年初至今,公司大概收到了有关部门1万元左右的补助。

在口罩、防护服、口罩机等医疗物资需求量剧增时,不少外贸企业尝试转产医疗物资。3月底接受采访时,朱雪峰还不曾想过加入这场“转战”。没想到,此后三个月的转产成为厂子的救命稻草。

朱雪峰说,后来身边的同行里七成的人都转产了,“但10个人里真正赚钱的人只有2个。”

那时,做防护服的厂家找到朱雪峰,希望他们能够代加工防护服所需面料。由于只是简单的一道工序加工,所需物料由客户提供,工厂现有机器就能完成,朱雪峰便接下了单子,后来客户遍及了全国各地。

到了7月,朱雪峰按下转产的暂停键,“整个生产开始回落,也赚不到什么钱了,再做下去也怕影响我们的主业。”三个月里,厂子转产的面料达100万米长。

“有大赚的,但更多是大亏的。”而朱雪峰则是转产大军里的赚钱者。“因为我不贪,赚的是辛苦钱”,他告诉记者,不少人想着囤货、炒货,赚大钱。

如今,疫情进入了常态化防控中,生活已慢慢恢复了正常,但对外贸商的冲击还未真正过去,朱雪峰说,身边的同行企业基本上都采取了降薪的措施,有的小企业甚至遣散了所有员工,只剩下老板自己干,“自己先活下去才能保障别人活着。”

这次冲击也让从事外贸行业多年的他有了新的思考。看着因为转产囤货亏损的同行,他说,不管什么时候,做生意贪念太重总是要不得,“我只是想赚安心一点的钱,睡得着的钱。”

朱雪峰(左二)参加面料展销会。 受访者供图

回访时临近国庆中秋,朱雪峰回忆,以往这个日子正是工厂忙碌的时候。轰隆隆的机器声就像节日的奏曲,员工一般没有假期,会收获一笔加班费,他还会组织员工们一起吃饭庆祝一番。

但今年,朱雪峰计划给员工放假三天,“困难的日子里,‘面包’才是最重要的”,他还打算给员工发个红包以表祝福,“这样他们可能更高兴,至少家里可以添两个菜。”

谈到未来,朱雪峰说,活下去比什么都重要,他希望疫情早一点过去,外贸人的营商环境更好一些。

相关报道

战“疫”直击|外贸企业自救:转内贸、稳客户、减开支

(责编:黄钰、陈远丁)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