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政工作让学生“群星闪耀”
在武汉理工大学首届“理工故事”展演会上,“湖北省向上向善好青年”2017级本科生王春苗自立自强、在逆境中坚持传递爱与温暖的故事,感动并激励着同学们。
近年来,武汉理工大学涌现出全国“最美大学生”黄莺、“中国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郎坤、“中国大学生年度人物”赵云龙等一大批自强不息、奉献担当、科技创新、创新创业的优秀大学生典型,“理工群星”光芒闪耀。学校“群星闪耀”的背后原因是什么?是武汉理工始终坚持立德树人,把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首要任务。自2011年以来,武汉理工实施“名师名导”班主任计划,至今已持续了10年。2019年,学校党委制定《武汉理工大学加强和改进领导干部深入基层联系学生工作方案》,从校党委书记、校长到院系各级领导干部主动进课堂、进班级、进社团等,与学生交流谈心,化身成长导师,陪伴学生们成长成才。
与学生面对面了解需求
武汉理工每年有包括校领导、两院院士、学科首席教授、精品课程名师等在内的“名师名导”1100余人担任本科生的班主任,他们从细微处深入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与真实需求。
9月7日是秋季开学第一天,同学们终于回到阔别已久的校园。返校第2天,武汉理工党委书记信思金来到自动化学院电气1702班学生宿舍,了解学生们疫情期间在家学习生活的情况,以及返校后的困难和需求。得知大多数同学对就业着急,还有的同学对升学有疑虑,9月18日下午,他把同学们召集起来开班会。
班会上,信老师以自己的人生经历告诉同学们,成长是个漫长的学习过程,遇到困难要有信心,不要过分焦虑。他说,武汉是此次新冠肺炎疫情的主战场,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学校提前部署,搭建了云就业平台,提供就业指导、培训、帮扶等全方位的服务,集全校之力让每一位毕业生工作有着落。他叮嘱同学们,要珍惜来之不易的校园时光,好好准备就业和升学,认真完成学业。
信老师给学生开班会已持续了十多年。“信老师的班会拓宽了我们的视野,让我对未来发展有了更清晰的认识。”电气1702班刘箫鹏说,细节见真情,不论在路上遇到,还是走访宿舍、班级,信老师总是细致地向我们询问生活学习中有没有问题,并帮解决。
像信老师这样面对面了解学生需求,一切为了学生的班主任,武汉理工有很多。结合最前沿纳米知识和自身科研经历,材料学科首席教授麦立强激发学生科研兴趣,搭建科技创新平台,班级学生先后获“挑战杯”全国特等奖、“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全国首批“小平科技创新团队”等荣誉。于细节中教学生做人做事,“湖北五一巾帼奖”获得者张庆英教授言传身教,被学生亲切地称为“妈妈老师”。根据学生特点制定不同培养计划,指导学生科技创新,机电工程学院教学办秘书赵敬泽带出“最牛毕业班”,班上7成学生被保送高校研究生。
与学生交心谈心
以服务学生为中心,领导干部和老师不仅关心着学生们的学习生活,更乐于与他们交心谈心。“奔赴抗疫前线的‘最美逆行者’、‘央企楷模’彭寿校友、主动参加雷神山医院援建工作的研究生胡传俊等,张清杰校长用身边榜样激励我们,弘扬抗疫精神、保持创新品格、坚守家国情怀。”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2020级研究生廉思甜说,3个月前的毕业典礼上张校长的讲话,一直激励着自己。
“‘开学第一课’嘱咐新生学习人民英雄,珍惜大学时光,毕业典礼讲校友励志故事和校史,给即将走出校门的我们提出中肯建议,在座谈会、校领导午餐会上与我们倾心交谈,校长信箱及时回应学生诉求……张校长像家长一样,始终关心关爱着我们。”2020届毕业生尹珊至说。
不仅校领导,武汉理工每一位老师都把关心学生融入了教书育人的全过程。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能动1202班陈同学入学后一直闹着要退学复读,辅导员做了好几次工作,都没说通。看到他情绪低落,对未来茫然困惑,班主任袁成清老师主动找到他,分享自己当年高考失利的经历,一起分析安心学习和退学复读的选择,解开问题症结。一番长谈后,陈同学说:“您放心,我再也不提退学的事了,一定往前看。”第一学期期末考试,他成绩名列全班第二,现已从德国卡尔斯鲁厄工业大学毕业。“在初入大学的迷茫阶段,是袁老师跟我谈心,给我鼓励和帮助,让我重拾学习的动力,在人生道路上大步前行。”陈同学至今对袁老师充满感激。
即使是对已毕业的学生,武汉理工也一直关心、支持着他们,不讲条件、不求回报。“无论离开多久,走的多远,无论顺境逆境,我都是母校的孩子,母校都一直帮助我。”“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张国良校友饱含深情地说。遭遇困境时偷偷回母校寻求精神力量,在研究“碳纤维”过程中母校有求必应,张国良最终实现了碳纤维产业化的梦想,填补了我国高性能碳纤维的空白。他说,母校是求知的场所,更是心灵的港湾,“卓越”是母校给予他最大的力量。
新中国成立以来,武汉理工为建材建工、交通、汽车三大行业培养了60余万名高级专业人才,是教育部直属高校中为三大行业培养人才最多的高校。一大批校友成为引领科技、行业和区域发展的领军人才。C919大飞机、“长江上的复兴号”江海直达船、港珠澳大桥、三峡大坝等,武汉理工参与研制的强国重器在祖国长空、深海和大地闪耀。据统计,自2003年实施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以来,武汉理工共400余名毕业生志愿服务西部,投身西部建设,近300名学生加入研究生支教团,支教一年,自教一生,每年35000余人次参与助残帮扶等志愿服务活动。(夏静)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