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西脱贫三章(决胜2020)
定西农田间。 |
乘火车,迎秋雨,从兰州出发一路东行。车窗外,层层叠叠的山峦在雨雾中时隐时现,一会儿工夫,一座高楼林立、街衢通达的新城扑面而来。定西到了!
1983年,定西就是全国实施区域规模扶贫的重点地区。三十多年来,定西人民在党的领导下,百折不挠,艰辛探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这里的百姓是怎样从贫困中走出来的,如今的定西又是一番什么景象呢?我带着好奇,踏上定西之旅。
一
出城北行,汽车在蜿蜒的柏油路上行驶。道路两侧黄土壁立,沟渠被绿草杂树覆盖。虽不见流水,但也显出几分生机。抬头望去,层层梯田如无数条橙黄、墨绿的彩带,从条条山谷排列而上,直达天际。越往上走,雨雾越浓。道路两侧,碗口粗的侧柏形成绵延几公里的绿色长廊。
汽车最后停在一个宽敞的平台,这是我们采访的第一站——大坪村。
大坪村有七沟八梁九面坡,之前土地贫瘠,十年九旱,曾经是“种了一坡、收了一车,打了一斗、煮了一锅”,一方水土难养活一方人。
五十多年前的一个深秋,村党支部书记冉桂英把村里的年轻人召集到一起,传达县里的会议精神。“咱们要行动起来,向大山要粮!”几十个年轻人,背扛肩挑,试修了五亩梯田。第二年,种植的洋芋喜获丰收。喜出望外的大坪村人从中悟出一个道理:与其向老天求雨,还不如修梯田保水土,向荒山要效益。
如今七十多岁的刘玉秀老人,在上世纪六十年代就是远近闻名的“铁姑娘队”队长,是大坪村的一位创业者、建设者和见证者。当年,每到秋天收割完毕,大坪山、堡子梁等几座土山就呈现热火朝天的劳动场面。肚子饿了,人们把腰带勒紧继续干;手脚伤口流血,用布包好照样抡镐头;买不起劳动工具,刘玉秀就请来木匠做了三辆手推车,劳动进度因此提高很多。
为修建起点较高的水平梯田,市里的技术人员来了,农机站提供的十辆胶轮架子车进村了,政府下拨的救济粮让人吃喝不愁了……大坪村村民们劳动热情空前高涨。
七十岁的董树元和我讲起“马灯照亮修梯田”的故事。
冬天是大坪村人抢修梯田的季节,大家在各自的作业区域,挖出两米高的梯田护堰后,立刻要把坡上的土翻下来铺平。寒冬腊月,北风呼啸,常常是一镐下去只刨出一道白痕,刚刚松动并艰难推进的土堰茬口,经过一个夜晚的寒冻,第二天就如铁板坚硬,严重影响工程进度。
冉桂英和刘玉秀、董树元等几位党员商量,“我们三班倒,人停工不停,这样土堰茬口就没有机会再封冻。”
大家提来家里的煤油马灯,分好三个班组,轮流上山。那些日子,大山上从来没断过修梯田的人。尤其到了夜晚,无论是漫天雪飘,还是朔风刺骨,一盏盏马灯如点点火焰,高低错落,闪烁在黑黢黢的大山之中,与繁星呼应,梯田在寒风中一点点延伸……
1978年底,全村修成高标准梯田两千七百多亩,可耕地增加了五百多亩,把实现梯田化的计划目标提前了二十年!
奇迹也随之出现:跑水、跑土、跑肥的“三跑田”,变成了保水、保土、保肥的“三保田”,粮食产量不断提高,百姓也不再饿肚子了。结束了“吃粮靠供应、喝水靠拉运、花钱靠救济”后,冉桂英、刘玉秀和党支部成员又组织学习农业种植技术,请来农技人员推广优良品种,让净粪上山,精耕细作,科学种田。
改革开放后,村民们植树造林,治山治沟,在村路两旁栽上了杨树、侧柏、云杉,近三千亩荒山种上了柠条, 一千六百亩寒土坡种上了牧草,整理沟道一百多处,修沟底塘坝五座,建配套渠系三千米,挖水窖三百多眼,实现了“小水不出地、大水不出沟”,有效遏制了水土流失。
近几年,村里集体经济收入增加,省、市、区的帮扶力度不减,家家都住进小康住宅,配套建起沼气池、太阳灶、标准化养殖圈舍……柏油路通到每个自然村户,村民可以把汽车、农用车开到家门口,过上了小康生活。
如今在大坪山顶远眺,八梁九坡丰收在望。
改天换地,靠的是英雄气概;向山川要粮,需要勤劳的双手。“忠心、公心、爱心,能聚起民心,为乡亲们都过上好日子努力奋斗,就是我们的初心。”刘玉秀老人的话语,在我耳畔久久回响……
二
初升的太阳收起一夜秋雨。我们奔赴在去往安定区凤翔镇丰禾村的路上。
汽车在透着草香的黄土褶皱中穿行。爬过几座高岗,眼前顿时开阔。几块宽阔的台地上是长势喜人的玉米。成群的山鸡散落在路边的草地上。不远处排列着十多个巨大的白色纱网,隐约可见劳作者的身影。这就是丰禾村的马铃薯原原种种植大棚。
说话间,我们来到了丰禾村。村口两侧的墙壁上印着鲜红的党旗和“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几个大字。水泥路两侧是三四百米长的“丰禾记忆”文化墙,花砖镂空的墙壁上镶满生活用具和劳动工具,马灯、泥炉、木犁耙、牲口套……每一个老物件都记录着一段乡愁故事。村民告诉我,这里曾经是靠天吃饭的深度贫困村,如今却成了发展示范村。
在丰禾村,可谓目之所及皆新鲜:偌大的车库里,两台大马力红色拖拉机和十多挂农用车整装待发;八个一百吨存量的马铃薯良种储蓄窖显示着吞吐实力;乡村服务部摆放着销往各地的十多种马铃薯深加工产品;十一架各种型号的无人机将带着不同的任务飞上蓝天……
2018年底,丰禾村还有六十四户“少劳力、有病人,缺技术、有债务”的建档立卡贫困户。村两委成员都坐不住了——
“不壮大集体经济,啥时候能全部脱贫?”
“合作才能形成合力,有了合力才能共同富裕。”
“公司化经营,富民政策到位,让百姓得实惠,不信引不来金凤凰。”
那些天,村两委从早到晚开会,大家你一言我一语,集思广益找出路。
后来,安定区决定在丰禾村搞“双进双促”试点,让村两委成员进入新型经营主体,新型经营主体负责人进入村两委班子;以基层党组织的作用促进新型经营主体的发展,新型经营主体又促进群众实现精准脱贫。这样,村两委有了服务民众的平台,经营主体也有了前进的动力与方向。“土地流转+让利”“劳动用工+多予”“现金入股+分红”“订单收购+溢价”的政策基调定了下来。
说干就干。村两委班子成员带头,动员五个农户筹集了十万元,成立“定西丰禾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公司要把农民组织起来,土地流转是关键。村干部们走家串户宣传土地流转集约化经营的好处;与村民们一道计算在村里的季节性务工,比外出找活儿干能增加多少收入;村内就业能解决老人孩子无人照顾的问题等等。
政策交了底,道理讲明白,百姓通情达理。很快,一千余亩土地流转手续办了下来。村两委成员又争取来首笔二十万元的帮扶资金和五十万元的壮大村集体经济专项资金。农户参与入股分红政策完善了,科技发展产业园建起来了,甘肃农业大学和定西农科院的专家、技术人员也来了……丰禾村充满生机活力,要求土地流转的农户不断增加。
去年春节刚过,赵永平回来了。十多年前,他高中毕业后就外出打工,当过铸工,开过吊车,学习过农用无人机操作,还用四年时间学习了马铃薯原原种种植技术。
在科技园,我看到正在做无人机调试的赵永平。他放下手里的活儿,搓着手向我走来。过去为了脱贫,他一心想到外边挣钱、学本事。这几年扶持力度加大,村里发生了很大变化。他说:“我是在工厂时无意间看到马铃薯原原种栽培技术的,这是遗传性状稳定的品种,也是繁育良种的基础种子。”他指着一个巨大的防虫纱网大棚说:“这就是用脱毒的试管苗移栽成功的原原种种植地,成熟的薯种虽然只有鹌鹑蛋大小,但是一粒可以卖到五角钱左右,我们村这样的网棚就有二十多座。”
“我们村还建了两座恒温库,一个五百七十平方米的组培室,五个日光温室,今年还要增加五十座原原种种植网棚呢。”赵永平边说边掀起一个网棚帘,顶着小白花的马铃薯苗撞入眼帘,一位穿着专业服装的妇女正在洒水。
公司刚刚起步的时候,急需务工人员,赵永平动员亲戚赵勇和王耀山参加,却被顶了回来。驻村干部就和他一起几次登门拜访,并为他们算了一笔账:每人承租一个种植网棚,爱人参加管理。这样下来,每户一年土地流转费一千五百元,夫妻俩工资四万六千元,种植网棚收入两万五千元,工资性补贴七千元。两个人一听,心悦诚服,欣然同意。
如今丰禾村的集体经济不断壮大,流转土地三千多亩,原种繁育基地一千二百亩,整理出撂荒地六百亩,其中油菜、荞麦、胡麻、冬小麦实验基地一百余亩。以马铃薯脱毒苗、原原种、原种、一级种、商品薯种植为主的深加工综合体产业链形成后,村民收入大幅增加。十几户村民联合购买了十多台农用车和农机具,参与入股分红。
在丰禾村最后一个脱贫户南虎生家,五间大瓦房三面围合,对面的大库房里放着百十个鼓鼓的粮袋。老南拍打着粮袋高兴地说:“我家九口人两年都吃不完。我两个儿子和儿媳妇都进城打工,还住进了城里的新楼房。今年初,我家还完了贷款,老伴在薯种大棚打工,每个月挣两千二百元。我还养了七头牛、十二只羊、五十多只鸡,忙着呐!”
三
花坪村有一个远近闻名的扶贫车间。
过去花坪村也是个深度贫困村。两百多户近千人生活在大山上,老人们守着自己一锨一镐开垦的梯田,不愿意易地搬迁。许多年轻人都外出打工。近些年,对土地进行了退耕还林,水土和自然环境得到了有力保护,村里空闲下来的人逐渐增加,2013年全村建档立卡贫困户九十一户。村两委成员和驻村帮扶工作队把全村党员召集到一起讨论。“不能全部靠输血,我们自己要想办法造血!”这句话,成为大家的共识。
帮扶工作队与一家公司联系,很快成立一个花坪村的扶贫车间。妇女们纷纷报名。按照建档立卡贫困户招录优先原则,十八名妇女成为第一批工人。随即二十台全自动缝纫机安装到位,生产原材料也进来了。2018年5月19日挂牌那天,花坪村像过节。
四十六岁的王淑兰回忆说,以前生活还过得去,可是去年丈夫病逝,家里还有一位长年卧病的老人和两个刚上小学的孩子,承包的耕地年收入不足一万元,是扶贫车间让她看到了生活的希望。弹性工作和计件工资制度方便了家务较重的贫困群众。“我经常抽空到车间干活儿。这种扶贫方式,妇女同志特别欢迎。” 就这样,王淑兰既照顾了家庭,一年还增加一万多元收入。
五十七岁的漆秀花有一个四世同堂九口人的大家庭,承包的耕地年收入不足四万元,丈夫和儿子农闲时只好外出打零工,儿媳妇还要照顾三个上小学的孙子,再加上经常要给两位老人看病,生活困难,村里想办法给予扶助,解决了一些困难,但钱还是不够用。漆秀花到扶贫车间工作后,很快就成了生产能手,还被选为车间组长,不仅把家打理得井井有条,每年还为家里增加近三万元收入。
目前,全村已经脱贫八十九户三百三十九人,对因为完全失去劳动能力的两户两人,村里已经按照国家兜底保障政策,使他们和全村人一样过上了幸福生活。
如今,定西人民正昂首挺胸,阔步前进在幸福生活的康庄大道上!
《 人民日报 》( 2020年10月14日 20 版)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