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投票时间:2018年3月22日--3月29日
最终结果将于4月12日在2018中国“互联网+”数字经济峰会上揭晓,敬请期待!
1、 案例名称
西南积微物联CⅢ平台
2、 参评单位
成都积微物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3、 案例简介
积微物联以“平台、服务、跨界、产融、生态”为发展理念,以达海产业园和积微线上族群两大平台为载体,着力以信息化促进工业化、以互联网+产业整合改造传统产业,以极致的O2O模式构建大宗商品全产业链服务生态圈,引领行业转型升级发展。主要致力于为用户提供钢铁、钒钛、化工等大宗商品的在线交易、支付结算、智能仓储、智慧物流、高端加工、供应链金融、跨境贸易、资讯技术、商务配套等一站式服务和整体解决方案。
4、 案例解决行业痛点
全球经济环境正在改变,中国经济正在经历转型升级的阵痛,中国正处于从工业经济向信息经济加速演变的历史转折点,很多的变化是根本性、长期性的,需要对中国经济未来的发展模式进行全新的思考。
钢铁行业面临产能过剩、流通环节物流成本高效率低、诚信信用体系缺失等痛点,借助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等工具发展平台经济,实现商流、信息流、资金流和物流“四流合一”,将钢铁产业链条上的信息咨询、交易结算、钢材加工、技术服务、金融服务和仓储物流等进行深度整合,促进资源聚合后创新盈利模式,打造产业链生态圈,正在成为解决行业痛点的有效手段。
正是在此背景下,由成都投资打造的积微物联 CⅢ平台应运而生。积微物联CⅢ平台是落实“互联网+”国家战略以及鞍钢集团和攀钢的发展战略,是从传统制造型企业向服务型制造企业转型升级的重要途径,是将攀钢各单位所从事的单体、线下的经济活动往平台经济发展的纽带。
5、 案例应用范围
积微物联CⅢ供应链平台旨在通过线上电商交易云平台、大数据中心和线下实体仓储物流综合体的建设,通过资 源整合和创新流通组织方式,配合供应链中各实体的业务需求,打造物流、信息流、商流和资金流四流合一的钢铁供应链共享生态圈。为用户提供从原料到成品、从生产基地到终端用户、从线上交易到线下体验、从选购资源到配套服务、从钢材到钒钛、化工的一站式用户体验。实现钢铁行业的整体供应链可视化,管理信息化,整体利益最大化,以及管理成本最小化。同时实现市场需求与生产基地的无缝对接,上下游企业间的信息数据资源共享,形成设计、供应、制造、仓储、物流、配送服务等环节的并行组织,达到跨区域、跨行业、跨企业间的网络协同制造。
6、 案例应用场景
积微物联构建的CⅢ供应链平台顺应了钢铁行业的发展规律,通过高效的资源整合,以及物流、信息流、商流和资金流的网络协同,为客户提供端到端的一体化、定制化销售服务,有力地助推了传统行业的转型升级;
通过积微物联CⅢ平台提供的一站式服务,助推传统批发销售向综合销售模式升级,与客户形成共同体,深度黏合客户,逐步演变成终端企业的原料准备车间、半成品加工车间、供应链管理部门和原料分拨中心等,增强客户对钢厂产品的依赖性,深入服务客户,支撑销售。
7、 案例核心优势
1) 创新企业发展模式,通过在线下打造西南最大的综合性物流园,解决钢铁行业中间环节,促进企业由制造型向制造服务型转变。
2) 创新资源整合模式,通过在线上构建西南最大的钢铁电商平台,借力开放、绿色、环保的网络平台经济,实现工业化和信息化的深度融合。
3) 创新商业盈利模式,通过发展供应链金融服务,打造产业资本与金融资本“双驱动”增长模式,助力积微物联CⅢ平台战略地位的提升。
4) 创新人才管理模式,通过建立专业化的运营团队,筑就积微物联CⅢ平台战略成功的坚强后盾。
8、 案例实施成果
积微物联CⅢ平台不断创新管理模式,在生产经营、项目建设、金融服务等各方面都取得了显著的成绩。经营收入从2014年9000多万元,到2015年7.2亿元,再到2016年36.8亿元,呈现爆发式增长。2017年实现收入97亿元,预计十三五末,实现营业收入150亿元。
积微电商平台钢铁年交易量2100万吨,交易额720亿元,是国内为数不多的保持持续高效盈利的钢铁电商平台。达海产业园拥有仓储吞吐能力2000万吨,加工能力300万吨。通过线上线下平台的融合发展,供应链金融业务飞速发展,2016全年资金运转量接近30亿元。
9、 案例社会价值及影响力
积微物联CⅢ平台提出了基于互联网和大数据的新型平台经济模式,为用户提供从原料到成品、从生产基地到终端用户、从线上交易到线下体验、从选购资源到配套服务、从钢材到钒钛、冷链、化工的一站式用户体验。平台面向的也不仅仅是攀钢的用户,而是面向社会大众的开放的、共享的、共赢的平台。用户的体验在平台得到了极大的提升,纷纷加入平台来表达认可。目前,积微物联CⅢ平台已有120多家用户在积微电商开设专卖场,与20多家钢企保持长期合作关系。
积微物联CⅢ平台提升和丰富了钢铁传统营销模式,通过整合攀钢内部及西部销售终端、物流、仓储、加工配送等资源,为客户提供端到端的一体化、定制化销售服务,支撑攀钢从传统制造企业向现代制造服务型企业转型升级。同时,依据市场情况,在符合监管制度要求的前提下,将借助资本市场力量,整合优质资源,反哺钢铁主业。
积微物联CⅢ平台的发展模式与青白江区老工业基地的转型发展不谋而合,是青白江区打造智慧产业城的重要一环,是老工业基地转型和创新发展的样板,是四川省两化融合的创新示范企业,获得多项荣誉和资金支持。先后荣获“成都市创新型电子商务示范企业”、“西南(成都)物流创新中心”、“四川省首批无车承运人试点企业”、“四川省重点物流项目”、“四川省经信委两化融合创新典型”、“四川省2017年度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示范项目”、“四川省服务型制造示范企业”、“2017年成都企业100强”、“2017年四川企业100强”、“成都市供应链体系建设试点企业”、“成都市规模型平台企业”、“2017全国大宗商品电商百强企业”、“2016年中国钢铁电商十大具有发展力企业”等荣誉称号或项目支持,并入选国务院国资委创新发展典型案例。
10、 案例未来规划
1) 达海产业园:完善、提升、固化达海模式,将钢铁业态做到极致,打造专业化的物流园综合体,服务于销售。做大仓储规模,将达海品牌在云南复制和推广,通过自建、并购、加盟等多种方式在西南地区布局物流园综合体。启动重庆达海项目选址和项目论证,形成推进方案;适时推动柳州、贵阳、西安等重要物流节点城市产业园综合体布局。到2020年,争取实现达海线下模式沿蓉欧加铁路、昆明泛亚铁路布局海外沿线国家。
2) 物流配送:整体规划、分步实施,逐步完成供销两端物流业务的整合。目前已完成集团公司内部销售端物流业务整合和供应端物流业务整合,完成了仓库、水运等业务整合,实现了公、铁、水多式联运。以积微运网为内核,以获批无车承运试点企业为契机,成为区域无车承运物流标杆企业。拓展“积微快运”业务,打造“积微运网”品牌效应。全力开发外部货源,重点围绕与攀钢有关的客户,开发零星客户。引导承运商、驾驶员注册使用积微运网,不断增加承运商、驾驶员和车辆数。努力推广积微运网,利用无车承运人试点企业的契机,打造无车承运人优秀品牌,成为区域无车承运标杆,提高积微运网在行业内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健全“积微运网”平台,构建积微的水运和铁路运网。依托攀钢各条专用线和达海等自有仓储装卸,开拓货源,开展铁路货物发运服务。与铁路部门的合作,结合铁路货物到达后存在的公路短运,进入“铁路货场-用户目的地”短运市场。与铁路部门开展信息合作,争取能对接上“95306”货运网上的“货物运输追踪”接口,实现铁路运输追踪相对自动化,又为今后社会化铁路运输服务提供支撑。依托攀钢现有水运承运商,纳入运网,展示水运承运商可开展的业务,进行货源的开拓(前期将攀钢业务纳入)。针对内陆地区,尽量结合“公路-水运”、“铁路-水运”的联合运输模式。下一步将在成都、昆明、重庆、贵阳、攀西等重点城市的物流市场布点,建立以中心城市为节点辐射次级城市的运输网络体系。
3) 积微云采:2017年年初云采平台完成开发并上线,上线后正有针对性的进行改版升级,完善平台功能,在2017年底实现积微云采2.0的上线,为平台用户提供更好的服务体验,打通与积微运营等平台的接口,实现云采、云商、云仓、运网、运营系统之间数据的无缝传输。通过积微云采与积微云仓、积微运网的一体化建设,实现对采购商的JIT配送服务。云采下达配送指令,云仓实现仓储就近分配,运网负责完成最后配送的过程,实现采购商的零库存和JIT配送服务,以及降低供应商的仓储和配送费用,减少供应商的仓储布点需求。关注智慧制造和云端服务,以强大的数据和技术力量支撑积微智慧产业园的发展。不断更新和完善云加工与云仓储系统的建设,不断整合内部及社会资源,提升公司信息化服务的广度和深度。初期平台收取买卖双方的平台服务费(会员费)、广告费、仓储费、配送费;后期平台收取金融服务费、资金利息、保证金利息、JIT配送费、代销代采服务费等,实现帮助供应商拓展销售渠道,帮助采购商降低采购成本。
4) 积微循环:针对闲废资源、共享资源、循环再生利用资源的处置,提供从分级利用、定向地推、在线交易、大数据分析和运用的一站式平台。积微循环平台2017年3月正式投入运营,上线以来帮助用户处置循环资源累计成交额1.8亿元。运营人员通过地推、在线广告、电话联系等方式,与周边企业开展废旧物资销售合作,以及逐步与青白江等政府开展合作,为企业和政府提供专业的、一体的废旧物资处置服务,逐步从成都向全国推广。初期平台盈利模式采取收取卖家服务费、买家仓储费和配送费、保证金利息为依托,获得平台持续经营的资金;后期平台将视活跃度的情况,逐步收取会员费、广告费、与循环物资处置公司合作产生的收益分成,并提供在线支付等金融服务。
5) 电商平台开发:积微物联电商平台一体化建设及跨界;积微大数据;积微物联网;积微跨境电商平台;积微开发平台。
6) 人才和队伍建设:创新管理,建设过硬的专业化团队。充分放权,采取业务总监负责制和项目经理制。有效评估,目标督导加协同工作任务表+工作周报。结果导向,严厉的绩效考核和逗硬的末位淘汰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