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社会·法治

致敬在抗疫一线的志愿者(人民眼·武汉战“疫”)【3】

2020年03月06日05:14 |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小字号

  一个社工团队的心理疏导

  “陪伴也是一种力量”

  本报记者 范昊天

  “想问问我什么时候可以回家?”在武汉市江汉区一家宾馆隔离的周女士忍不住焦虑,在陪护微信群里连续发问,“是我核酸检测有问题吗?如果没有,为什么没联系社区来接?”

  “周阿姨,隔离到期、检测结果出来后,工作人员会及时通知您,请别急。”心理服务志愿者刘金蕊出来安慰。

  线下医务志愿者龚奇也回复:“阿姨,您的核酸检测没问题,我们已经上报了,很快会有人来接您的。”

  在几名志愿者的安慰下,周女士的情绪逐渐平复下来。

  当天下午5点23分,周女士在群里发了一条消息:“我已到家,感谢所有工作人员,你们辛苦了!”

  看到消息,从周女士进群以来就一直关注、陪护她的社会工作师宋彦,长舒了一口气。

  2月2日,作为密切接触者,家住江汉区唐家墩街某社区的周女士住进隔离宾馆。她丈夫是新冠肺炎确诊病例,病情危重。

  在哈尔滨工作的宋彦,只比周女士早一天入群。“在这家宾馆集中隔离的是密切接触者,以中老年人居多。由于家人不在身边,他们的情绪更容易处于焦虑状态,亟须安抚,帮助舒缓压力。”宋彦说。

  “对于处于高度焦虑状态的周阿姨,接纳陪伴、持续反馈沟通信息,都能给予她心理支持。”宋彦说,“我们一方面通过电话、微信倾听她的诉求,努力帮助联系她丈夫所在医院;另一方面,将大家努力的过程让她看到,让她知道求助是有效的。”

  2月10日,陪护人员送周女士到医院,见了丈夫最后一面。此后,她的隔离日期又要重新计算,直到最近才解除。回家之后,周女士主动联系宋彦,表示也想当一名志愿者。

  “在没有家人陪伴的隔离房间里,我们的服务就是告诉他们,自己并不孤单。”宋彦说。

  “我好像有点感冒,是不是感染了新冠肺炎?”“超市会不会买不到菜?”“疫情期间家长怎么陪伴孩子?”……离汉通道关闭之际,武汉大学社会学院教师郁之虹就意识到必须加强对市民的心理疏导和干预。

  “我们需要社工志愿者,还有专业的医生、心理咨询师。”郁之虹说,这些人各司其职,能向居民开展医学科普、心理安抚、情绪疏导服务。她和几名武大师生,共同发起成立了“社工伴行”志愿团队。武汉一些高校师生,以及在黑龙江、河北、上海、安徽、广东等地的一些心理咨询师也在线加入。

  2月初开始,“社工伴行”志愿团队对接民政部门,将服务陆续下沉到多个社区。

  2月18日,家住江汉区横堤社区的李女士在居家陪护微信群中反映,长时间没出门,心情焦虑,还出现了头晕、颈椎疼等症状。

  经过研判,志愿者中的医生给了一些治疗建议。心理咨询师张强建议她做些其他事情转移注意力,还引导她进行深呼吸、冥想等放松训练。

  经过近一周的辅导,李女士状况逐渐好转。

  “看到她从一开始的极度焦虑,到后来主动在群里分享心理减压经验,帮助其他居民,大家欣慰之余也颇感振奋。”张强说。

  “我们的微信服务群里,至少配备社工、心理、医务、群助手等志愿者各一名,立体回应服务对象需求。”郁之虹介绍。

  近期,随着宾馆隔离人员陆续解除隔离,以及方舱医院患者逐渐出院,郁之虹又着手组建新的居家陪护群和出舱舱友陪护群。

  “不少人出院后主动申请加入我们的团队。因为他们知道,陪伴也是一种力量,能帮人挺过艰难时期。”郁之虹说。

  (文中部分采访对象为化名)

 

  图片说明:

  图①:武汉江汉区唐蔡社区志愿者把分装好的生鲜套餐装上公交车。 

  李长林摄(人民视觉)

  图②:凌晨,武汉黄陂区,志愿者司机王震到达小区后和产妇家属联系。

  新华社记者 肖艺九摄

  图③:志愿者在汉口医院医疗队驻地为医护人员义务理发。

  新华社记者 李 贺摄

  图④:武汉武昌区华锦社区志愿者为居民送菜上门。 

  新华社记者 程 敏摄

  版式设计:汪哲平


  《 人民日报 》( 2020年03月06日 13 版)

(责编:李枫、岳弘彬)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