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社会·法治

新时代铁路榜样杨卫华:29年坚守标准零违章【2】

2018年07月13日15:14 | 来源:中国网
小字号
原标题:新时代铁路榜样杨卫华:29年坚守标准零违章

  杨卫华现场向班组人员传授“作业法”

  坚守党员责任,带动班组共同实现零违章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花满园。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同时也作为一名班组长,杨卫华深知调车是群体作业,必须充分发挥党员模范带头作用,带动身边的职工共同进步,做到钩钩安全、班班安全、联防互控,才能筑起安全屏障,确保调车作业绝对安全。

  针对车站青年职工较多,四班倒的工作特点,车站每月集中组织一次业务知识讨论。杨卫华作为车站教员主讲业务知识点,用自己的语言和理解方式剖析业务的难点和重点,面对面向车站青工分析典型事故发生的原因、应当吸取的教训、需要采取的防范措施,启发大家,加深印象。

  杨卫华牵头建立了车站运转大班“杨卫华安全热线”微信交流群,将每班班前作业安全风险提示、班中安全关键点卡控、班后作业问题点评、业务解答等在群中发布,每班更新内容,安全预警,防范作业安全风险。

  严是爱,松是害。在现场作业过程中,杨卫华总是强化关键环节盯控,督促大家严格按标作业。“大伙都说杨卫华是火眼金睛,眼里容不得半点违章,和他一起干活,必须严格落实作业标准。”娄底车务段调车员肖晨说道。

  一次,个别职工在整列车编好,连挂好风管,打开折角塞门时,习惯于快速将塞门打开通风,他发现这一情况后,立即纠正他们的不良作业习惯,折角塞门应该缓缓打开,详细讲解这样做的好处。

  每批作业完毕后,他总是要和班组成员认真分析,哪里做得好,哪里还需改进。他还积极鼓励班组青工晋升高职名、参加业务比武,不断提升业务能力和综合素质。

  以心交心,黄土成金。车站常把安全关键人、业务上不放心的人交给他带。2007年,当时公认难管的工作拖拉、责任心差的刺头青工刘某被指派到杨卫华班组学徒,杨卫华以交朋友的方式经常与他聊家常、谈人生、讲业务、传技巧,慢慢地刘某改变了对岗位工作的看法,思想发生了翻天覆地的转变,目前,刘某也成长为一名调车长。

  多年来,杨卫华从思想上帮,从业务上带,手把手带出了12名调车骨干,8人聘为工人技师,其所在大班11次被广州局集团公司评为标准化班组,是全段行车岗位培训的“黄埔军校”。

  随着杨卫华获得各种荣誉,他的名气也越来越大,也被其他单位邀请讲课,传经送宝。然而,只要回到工作岗位上,他坚守作业标准、严格执行作业规章行动从未改变,树立了党员的标杆形象。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近年来,从娄底车务到到广州局集团公司管内其他单位,越来越多的党员、越来越多的职工,紧跟着杨卫华的足迹,学习他的先进事迹和安全理念,争当杨卫华式“零违章、零违纪、零事故”职工。

  杨卫华跟车作业

  坚守心中大爱,确保安全无怨无悔

  “1988年,我参加铁路工作的第一天,我父亲就语重心长地要求:工作中,一定要注意行车安全和人身安全,班前充分休息,做到不饮酒、不疲劳上班、不迟到、不早退、不带情绪上岗,加强自身业务学习,谨记‘铁路是出不得事的,出了事会要人命’……”杨卫华说。他父亲杨能建是一名已退休的铁路老员工、老党员,常年工作在铁路一线。

  党员信念,薪火相传。这些告诫深深印在杨卫华脑海里,并一直体现在行动上。

  “杨卫华的自我约束力特别强,他和我们娱乐,到点就必须回家休息,保证第二天有充足精神上班。工作29年来,他从没有迟到、早退过,”杨卫华的同事们告诉记者。

  调车是铁路内部公认的最辛苦最容易发生安全问题的工作之一。“每次他下班回来,他都精疲力尽,非常辛苦,所以我们家尽全力支持,家里的事情基本上不要他干,让他一心一意干好工作,确保安全。”杨卫华妻子杨娟华说道,“一次他看我在忙,想帮我晒衣服,可等我干完活了,才发现他还没晒一件衣服。一问才知道,他从没用过全自动洗衣机,不知道怎么开洗衣机盖子,又不好意思问我。”讲起往日“趣事”,杨娟华、杨卫华相视一笑。

  作为铁路职工的家属,意味着多一份责任,多一份付出。铁路安全联系千家万户,而且越是节假日,铁路职工越是忙碌,为了让杨卫华上班作业保持最好的精神状态和体力,杨娟华在背后付出很多、很多……

  “我们全家都理解确保铁路安全的重要性,你一定要按章作业,高高兴兴上班去,平平安安回家来。”这是杨娟华每次在杨卫华上班前,为丈夫送上的安全叮嘱。

  “爸爸,您下班回来,有时衣服甚至可以拧出水来,可您没有一句怨言,这些事我和妈妈看在眼里,疼在心里啊!当我问您为什么这么辛苦时,您说,只有做好铁路安全工作,列车才会安全行驶,才能保得万家平安,辛苦一个人不要紧,要紧的是大家安全呐!”杨卫华女儿杨婕妤在日记中写道。(朱进军 莫江波)

(责编:陈羽、张雨)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