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社会·法治>>人民网“求真”栏目

人民网“求真”栏目

沪深警方通报60余起P2P平台非法集资案件 

“爆雷”背后的风险与隐患

2018年08月03日14:59 | 来源:人民网
小字号

人民网北京8月3日电(孝金波 王晨羽)近期,网贷平台接连“爆雷”,据媒体报道,6月份停业及问题平台数量超过60家。据不完全统计,7月以来已有上百家网贷平台出现问题,部分网贷平台规模超过百亿,牵连的投资者逾千万。人民网“求真”栏目响应中宣部“诚信建设万里行”主题宣传活动,反映网贷行业现状,聚焦人民群众关切,大力营造“知信、用信、守信”的良好氛围。

上海、深圳两地警方通报逾60起P2P平台爆雷案件

8月2日晚间,上海市公安局多个分局通报了近期辖区内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集资诈骗的案件,均涉及各类P2P平台。通报公布了上海“壹理财”、“旺财猫”、“贸金所”、“优储理财、“小沙僧”、“永利宝”、“巨人理财”等44起案件。这些案件基本上是相关公司通过设立线下门店及线上理财平台,在全国范围内向社会不特定公众非法吸收存款,在产生巨大资金缺口后,导致无法兑付投资人本息。上海公安机关已对各案件立案侦查,犯罪嫌疑人也多被依法采取刑事拘留措施,相关案件正在进一步调查中。

8月3日凌晨,深圳公安局南山公安分局在“深圳南山公安”微信平台上先后发布9篇推文,对10家网贷平台涉嫌非法集资案件进行情况通报。10家网贷平台分别是“发财猪”、“金融圈”、“利民网”、“零钱罐”、“普银”、“趣钱”、“钱富宝”、“同盈基金”、“投之家”、“吆鸡理财”。深圳警方表示将持续加大对涉嫌非法集资犯罪P2P平台的侦查力度,全力做好追赃挽损工作,保护保护群众合法权益。

中国政法大学互联网金融法律研究院院长李爱君教授在接受“求真”栏目记者采访时表示,最近“爆雷”的网贷平台原因大概有三种:第一种是平台本身就是以恶性的目的进入这个领域,利用P2P的模式掠夺公众财产,进行非法集资,这种形式比较隐蔽;第二种是平台本身不带有恶性目的,但经营过程中为了降低成本,就去打“擦边球”或是进行违法违规操作,这种平台存在金融风险;第三种是P2P平台在初期野蛮发展,在监管政策出台之后,有些主体依然去从事违法违规的行为,没有实行备案,从而导致风险。投资者要警惕这种违法违规的平台,小心它的风险背后可能是一种恶性主体的进入。

7月9日,“求真”记者前往“点滴身边”显示的地址,公司大门紧闭,门上贴着“解除租赁合同通知书”,还有一张“维权微信群”的二维码打印单。(王晨羽 摄)

隐患:“资金托管”不能保障资金安全

记者检索发现,一部分网贷平台会宣传自己“资金托管”,但实际上只是购买了第三方支付机构的服务。早在2017年2月,原银监会就在《网络借贷资金存管业务指引》中指出,应当选择符合条件的银行业金融机构作为资金存管机构,对客户资金进行管理和监管,第三方支付机构作为非银行业金融机构,本身并不具备存管人的业务主体资格。

李爱君教授告诉记者:在现有的法律制度框架下,第三方存管主要是通过商业银行来进行的,第三方支付机构没有存管资格。目前公募基金和私募基金都有存管的要求,存管机构规定为商业银行或金融机构。而第三方支付既不是银行也不是金融机构,它只是从事了一个支付业务,这就意味着它不在国家的强监管下,是无法保障投资者资金安全的。

那么,网贷平台所宣传的“银行存管”就一定安全吗?李爱君教授说:要判断平台是否真的存管,要看它的存管协议;也就是说存管协议里有对存管机构权力和义务的规定,如果这些规定针对着资金的安全,那么投资者的资金在这个存管的条件下才是有安全保障的,否则同样无法保障资金安全。

风险:大量虚假广告引导投资者

记者在搜索网贷平台时发现,很多互联网金融平台都会在网络上投放大量广告,吸引投资者购买理财产品。 “不二之选” 、“理财强烈推荐 ”、“理财火爆,收益好”等宣传语层出不穷。

这类广告多为软文类型,配合“中国500强”“国资背景”“国内知名”等修饰词,看似权威正规,实则夸大事实。《广告法》规定,广告中禁止使用“国家级”“最高级”“最佳”等用语,但在这类宣传资讯文章里面却屡见不鲜。

近期同样爆雷的“点滴身边”平台投资者告诉记者,“我是在一个比较官方的公众号上看到这个平台推荐文章,看介绍比较安全,所以才开始投资之前也有很多网贷平台的受害者也有相似的遭遇,因为看到大的网站“报道”这个网贷平台,所以才选择信任。

“网贷行业是一个金融创新的新型领域,其法律性质属于民间借贷”李爱君教授说,“所以在这个领域进行投资的人群,大部分缺乏专业的金融知识,对风险的认知能力也较弱。因此,这类投资者容易被虚假广告所吸引和诱导”。而搭载这些新闻的网络平台,很多都是“比较大”“比较官方”的平台,投资者选择信任该平台并进行投资,但却遭遇爆雷事件。

发展:加强监管 理性理财

7月13日,浙江互联网金融联合会举办“网络借贷中介机构自律与规范研讨会”,参会专家认为,近期“爆雷”平台具有共性特征,集中体现在平台自融、发放假标劣标、期限错配、未上线银行存管、缺乏自主资产研发能力等。在加强网贷监管的关键时期,问题平台必然面临淘汰出局的最终结果。

浙江互联网金融联合会总监事、浙江大学法学院教授李有星在会上说:“合规、审慎、稳健是行业发展的准绳,在市场规律的指引下,行业能够实现良币驱逐劣币,在阵痛期后迎来新机遇。”他向人民网记者介绍,网贷行业能够覆盖传统金融机构无法提供资金支持的领域,吐故纳新是行业自我净化的正常过程,无法适应强监管环境的违规违法平台逐一驱逐,有利于优质资源重新分配到合规合法、适应市场要求的平台。为投资者构建更加健康合规的环境,响应监管层引导行业走向健康发展的初衷。

针对投资者,李有星教授也指出“应当解决认识文化,很多网贷投资者把自己当成‘银行存款人’的角色,因此,‘知道买者风险自负’也很重要。经得起核查的出借人与借款人真实——对应是反挤兑的有力措施。特殊时期,允许投资者债权转让是减少风险的办法之一。”

“求真”栏目提醒大家,理性理财,分散投资,警惕“高额返利”。投资理财之前,要充分了解理财平台和服务,尤其在使用互联网金融平台时,注意保管相关合同材料,最好下载备份,提高防范风险意识,保护自己的资金安全。

 

(责编:曾伟)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