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北京8月8日电 英国医学会杂志(BMJ)在线发表江苏省疾控中心《有关一起可能因H7N9病毒人与人传播导致发生家庭聚集性病例的研究报告》,近日经有关媒体报道后引起人们广泛关注。江苏省卫生部门今日对媒体表态:“不排除H7N9病毒有限人传人”的案例,并非江苏首现,在上海也出现过。该报告仅为学术探讨。国家卫生计生委宣传司副司长、新闻发言人邓海华则表示,这篇报告的内容并非新的发现,只是将已公布病例的详细调查数据以学术论文形式发表。这篇论文内容并不改变中国对该病公共卫生风险的认识。
江苏省疾控中心稍早曾表示,该研究提醒科研人员和公共卫生人员要关注H7N9禽流感病毒感染引起的聚集性病例,因为一旦聚集性病例增多,则表明H7N9病毒引发人与人之间传播的效力增强。目前这种现象并没有发生,但需要密切关注。江苏多家媒体今日刊发相关报道表示,这种人与人传播非常微弱,公众没有必要恐慌。
江苏省疾控中心报告的援引案例是一则可能因H7N9病毒人与人传播导致发生的家庭聚集性病例。该案例显示,60岁无锡男子张某去过家禽市场,在此一周后发病住院。他的女儿一直对父亲进行护理。因其父有大量的咳痰,所以,女儿除了常规护理外,还负责清洁她父亲的分泌物,保持他的口腔卫生,但是在女儿进行护理时没有任何个人防护装备,在最后一次与父亲接触后六天发病。最终,父女两人先后在加护病房内因为多重器官衰竭死亡。报告称:“该名女子并无其他的家禽的接触史。通过其基因组序列等分析表明,这父女二人所带的两种病毒是几乎基因完全相同。女儿的感染可能为在无保护的情况下接触她的父亲(源头病人)所致。”
这项研究同时对43位该患者的密切接触者进行了鉴定。结果,所有43个密切接触者具体的禽流感H7N9的血凝抑制抗体检测结果均呈阴性。该男子的女婿曾没有佩戴任何防护装备于病人床边照顾,也并没有感染H7N9病毒。
《新华日报》援引该省疾控中心专家解释,之所以说这起家庭聚集性病例是有限人与人之间传播,首先,第二例病例的发病是在完全没有个人防护,并且直接接触第一例病例的呼吸道分泌物(帮助清理其口腔中痰液)的过程中可能感染的;而其他家庭成员,以及与首发病例同病房的其他病例均没有感染。其次,首例病例的多个密切接触人员,包括其女婿(在其岳父生病住院期间,也为其提供护理),都没有出现感染H7N9病毒。第三,从两个病例的临床标本中分离的病毒的基因测序和功能氨基酸位点分析发现,病毒与此前从其他病人中分离的病毒一样,没有发现关键的功能氨基酸位点发生突变,该病毒的受体仍然是禽源的。
《扬子晚报》报道则指出,这并不是H7N9集聚性病例的第一次发布。此前国家疾控中心已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对该起家庭聚集性病例和上海的家庭聚集性病例(3例)进行了初步报道。省疾控中心研究人员随后进一步用流行病学和实验室检测数据证实了H7N9禽流感病毒在一定条件下,可能在人与人之间进行有限的、非持续性传播,但这种传播的效力很低,这与世界卫生组织和国家疾控中心专家以前的结论完全一致。此前,H5N1等禽流感病毒都曾发现人传人特征,因此在H7N9身上找到有限的人传人能力并不让人意外,公众没有必要恐慌。
新华社今日晚间刊发了稿件《中国布控H7N9疫情可能卷土重来》,其间援引了中国工程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学传染病诊治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李兰娟的观点。“人感染H7N9禽流感疫情目前仍然是可防可控的。”李兰娟说,只要有效监测控制传染源,最大程度切断传播途径,以及提高人群免疫力,就能控制人感染H7N9禽流感疫情的大面积发生和扩散。(田雪 综合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