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日报》2013年9月13日(记者 张梅;实习生 何萌 安蕾)题:我们需要什么样的科普?
【阅读提示】《十万个为什么》曾经是人们喜爱的科普读物,影响了半个世纪几代人,至今还在再版。然而,日新月异的科学发展和技术革命,让人们“眼花缭乱”,加之生活节奏加快,对科学兴趣的减少,使得从科普到科学前沿之间的认识距离拉长,迫切需要内容和形式更丰富的科普知识。尽管我们也开展了丰富多彩的科普活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我们的科学素质与发达国家仍有很大差距。因此,努力做好新时期的科普工作,提升全民科学素质是一项艰巨而持久的任务。
小区里的这一幕相信很多人都见过:卖净水机或者纯净水的推销员,把一个简单的仪器放到盛有自来水的杯子。接通电源片刻,原本清澈的自来水就会出现好多沉淀。“瞧,现在自来水都被污染了!”围观群众一片惊呼。其实,这只是一个简单的中学小实验。自来水由于导电性好,反应迅速才很快出现沉淀。水质是否合格,通过这种方法不能鉴别。
工作生活中,我们由于缺乏基本常识,被简单直观的表面想象“忽悠”的例子还有很多。要理性认识复杂的现实,就要具备基本的科学素养。在这个过程中,科普工作要有担当。
内容和手段要紧跟时代步伐
曾经听到这样的真实事例:一位县长在田间,看到一名农民给猕猴桃用膨大剂,便问:这个膨大剂不能用,你怎么还用?农民:用了长的大么,为啥不能用?县长:政府早都下文禁止了。如果这位县长懂得膨大剂的知识,并具备科普意识,借此机会给农民普及一下知识,而不是简答的以政府文件来回答,可能更有说服力。导致这种情况,虽然还有其它多种因素,但它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某些领导干部科普知识的缺乏和科普意识的淡漠。今天,我们需要的科普已不仅仅是《十万个为什么》,其内容和形式还应该更丰富。
中国毒理学会名誉理事长、西北大学生态毒理研究所所长史志诚认为,科普就是普及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两种生产力。科普工作要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不能只重视单纯的知识普及,忽视管理经验。“在当今社会,只有掌握了技术和管理两种生产力,我们才能真正提高国民的文化素质、国民的科学发展理念以及国家民族的软实力。”这位长期热心科普公益事业的科技工作者,以食品安全为例,为我们道出了当前科普的不足。他介绍,我们国家在以往任何时代都存在食品安全问题。当前,食品安全问题的根源有食品短缺、消费者胁迫、少数人的道德因素以及体制管理不当四大原因,既有国情因素,也和生产者、消费者息息相关。“我们在科普中要把这些因素都向公众阐释清楚,让公众对此树立正确的认识,约束自己的行为,而不是简单把问题归结为生产者道德缺失。”同时,他建议,党政干部公务员尤其要重视科普学习。“机关干部要多了解法律知识、科学发明的不安全性以及生态知识等各类科普知识,才能在政策的制定和执行中更加科学有效,从而更好为人民服务。”
在大学生张达超看来,传统形式传播的科普信息不能满足他的需要。“我喜欢前沿的科技资讯,除了专业的网站和杂志,其他渠道很难获得。”他坦言,也曾参加过很多科普活动,感觉那都是给大妈大婶办的,吸引不了他。他更愿意浏览果壳网、科学松鼠会这些专业的科普网站。进入社会发展日新月异的今天,科普如何跟上时代发展需求,是其面临的重要问题。西安邮电大学教师王策认为,科普除了一些常规的知识普及,也应多一些前沿的科技成果介绍。“如今,我们的生活离不开网络等现代通讯媒介,因此,大家对现代通讯工具的科学常识应该懂得一些,譬如电磁波、光纤传输、云计算、大数据等科学概念,虽不必进行多么精深的了解,起码应该知道一些,这样科普宣传才能让公众紧跟时代的步伐!”此外,他还建议,科普也要多些网络安全、健康文明上网等宣传。
在国家“千人计划”特聘专家云峰博士看来,时代运转的节奏越来越快,传统的传播手段已经不能满足公众接受、传播信息的需求和心理。科普要跟得上时代需求,就要求科普宣传在传统传播手段的基础上,选择最新、最尖端的传播技术,科技工作者也有责任担负起科普工作的重任,把知识用科普的形式回报社会。
培养理性严谨的科学精神
这条被证实是“伪科学”的微博,也许很多人曾收藏并转发:“营养专家指出,这些都是有毒的家常菜,请转给你身边的每一个人。1.土豆烧牛肉;2.小葱拌豆腐;3.豆浆冲鸡蛋;……”据显示,这条微博短短几天之内被转发近十万次,造成了很多人的疑虑。与此类似,很多荣登网络热门话题的所谓养生、治病的方法,如“吃油润肠”“中风放血”等均被证明是伪科学。再从“养生达人”李一、鼓吹绿豆治百病的张悟本,到“气功大师”王林,“伪科学”大行其道。要让公众在各种伪科学面前,保持清醒的头脑,科普还应担当起普及科学思维、科学精神的重任。
那么,什么是科学精神呢?近代科学起源于古希腊,之后传播到整个欧洲。古希腊留给西方科学的遗产不是保留了多少科学知识,而是把“质疑、反思、严谨求证”的精神气质传递给欧洲后来的科学家。科学精神就在于质疑与反思,这也是促进科学不断推陈出新和进步的基本动力。从科技哲学的角度看,真正的科学并不是科学知识,而恰恰是对现成科学知识、对当下流行的常识或人们各种成见、以及对人类自我思想和意识状况持续不断地、深入反思的过程,并在反思中获得新的理解和树立客观的认识。
科学技术在发展,科学知识永无止境。对公众来说,通过科普获取知识仅仅只是个开始,还需要通过接触科普知识,引发对科学的兴趣,掌握认识问题、处理问题的科学方法,从而培养科学精神。王策认为,培养公众的科学精神要求科普宣传不是停留在灌输知识上,应该讲明事物背后的原理和道理、来龙去脉,尤其要激发公众的质疑精神。“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在科普中,树立尊重科学的价值观,人们才能主动接近科学。掌握了科学的思维方法,人们就能够自己去探索科学。同时,具备了理性、严谨的科学精神,才称得上现代公民,才能以科学的态度应对复杂的现实问题。”
激发“仰望星空”的想象力
在经典科幻电影《终结者》中,来自未来的智能机器人具有完全的自我意识,可以独自完成刺杀任务。据报道,这一科幻产物也许会在不远的将来变为现实。科幻作品里的情节,成为现实,对我们来说并不陌生。
从科学发展史看,科学幻想在科技进步中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古希腊人认为世界万物是由不可再分的“原子”构成,物质构造的原子学说在今天成为科学常识;欧洲文艺复兴时期,达 芬奇在他的著作中用绘图的方式构造出了今天的飞机模型;19世纪的德国人魏格纳,根据世界地图各大洲可以合并成整体而规则的图形,提出了“大陆漂移”的地球物理理论;此外,X射线、青霉素的发现、发明无不来自超出常规的想象。可以说,科学幻想,在一定程度上是推动人类科技进步的燃料。在科技创新成为社会发展主要动力的今天,科普还要不断激发公众尤其是青少年“仰望星空”的想象力。
讲述激光武器的《珊瑚岛上的死光》是云峰博士印象深刻的一部科幻作品。他介绍,20世纪60年代这部科幻小说创作时,激光还没有成为武器。这部作品,在当时激发了一代科学家的想象。他认为科学技术的进步,需要人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因此,在科普中要注重从小培养儿童、青少年广阔的想象空间,培养他们勇于破旧立新、标新立异的创新精神,阅读和观看科幻作品、从事科幻创作、科幻绘画,正是培养这种创新精神的重要而有效的手段。“而这些也正是我们今天的科学教育和科普活动,还比较匮乏,需要广泛注入的。”
说起科普如何刺激科学幻想,王策说:“科学幻想能够促进个人的创造意识、一个民族的超前意识和一个国家未来的战略意识,并对人类命运和未来指明了方向。”因此,我们今天的科普宣传和教育中,需要创造优秀的科普作品、开展具有创造力的科普活动,激发青少年的科学幻想,激发人们对未来科技的大胆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