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社会>>人民网“求真”栏目

“咕咚来了”,拿什么破除谣言

2014年03月20日08:18    来源:人民网-上海频道    手机看新闻
原标题:“咕咚来了”,拿什么破除谣言

  一句“有人砍人”引发蝴蝶效应,一时间上百成人茫然失措、蜂拥逃窜,如若惊弓鸟兽……近日,成都、广州等多地均发生了荒唐的“砍人”谣言。一个传言唬得众人撒腿就跑,这番集体无意识的恐慌场景,让不少旁观者想起“咕咚来了”。

  “咕咚来了”是一个讲述以谣传谣的哲理童话:熟透的木瓜“咕咚”一声掉进湖里,结果动物们以讹传讹,变成“咕咚来了”的惊恐。童话告诉我们,凡事“眼见为实”,对待流言要勇于求证,不人云亦云,不做谣言传播的“下线”。

  童话映射现实,却难以反映植根社会土壤的集体焦虑。可以说,谣言不是一个新鲜事物,社会公众对它也并不陌生,它不仅出现传播学试卷上,也屡见不鲜地发生在寻常生活中。例如,因为航空“诈弹”,飞机航班停飞检查的新闻就经常进入公众视野;而非典、H7N9等疾病事件诱发的抢盐、抢醋风波,则让普通民众对谣言之害有切身之感。

  但是,与以往谣言事件相比,“砍人”谣言有着非同寻常的深层背景。需要明确的是,自“昆明3·01暴恐事件”发生之后,公共安全已骤升到一个新的国家安全高度,所有涉暴事件都必须纳入公共安全的大背景下加以考量,“砍人”谣言就深植于这样的社会土壤。

  客观而言,“唯恐天下不乱”的谣言恶行,也是暴力恐怖分子一直想达到却一直未达到的社会效果。这背后,折射的是民众对社会公共安全感缺失的焦虑与不安。

  在这样的敏感时期,现实的国情社情绝不像“咕咚来了”那样简单。我们看见,有人像评价“咕咚来了”中盲从的动物一般,讥讽奔逃群众是“乌合之众”,这并不客观。我们常说谣言止于智者,但即便“智者”置身人流密集的街头巷尾,伴随暴恐事件塑造起来的集体记忆,想要理性地保持淡定并非易事。

  因谣奔逃,不是一句“荒诞”足以概括,更不能点到为止,需要到位的警思与反省。既然广州逃跑小偷的随口吆喝,都能混乱社会秩序、引发全国关注的群体性事件。细想下去,倘若另有所图者利用民意恐慌有意为之,后果恐怕不堪设想。不论是应对真实的突发暴力行径还是虚假的谣言,我们的社会定力和公共应急机制都亟待提高。

  谣言止于智者,更止于法律。去年的网络打谣,因为担心个人言论自由受损,网民的表态还稍有顾忌,而在此次“砍人”谣言的处理中,警方对造谣者的依法处置则赢得一片叫好。严打暴力犯罪分子和谣言者,已经是同仇敌忾的民意共识。

  当然,与事后处置相比,有关部门在第一时间的权威辟谣,尤其官方是利用微博、微信等自媒体进行的网络辟谣,则是最大程度遏制谣言扩散、消解谣言危害的有力武器。在成都春熙路事件中,“街上砍人”的网帖出现半个小时内,当地公安部门就紧急利用官微辟谣,用真相跑赢了谣言,在平复公众恐慌情绪方面起到了定海神针的效用。

  如今的社会趋向扁平化,不同阶层、地域、身份的人们通过各种渠道相互联系、相互影响,既可能“互通有无”也可能“三人成虎”。深究危害公共安全的谣言之源,需要政府部门敢于担当,不掖不藏,让顺畅透明的信息公开走在前面,让信息公开的阳光给谣言土壤杀菌。

  在“咕咚来了”的故事结尾,一只青蛙在河边终结了这个“咕咚”谣言。而公民社会安全感的培育,同样需要更多实事求是的“青蛙”。恰如《人民日报》社论所言,社会要有足够的定力;但更重要的是,要让社会有足够定力的前提,政府当健全危机防范机制,关键时刻要让老百姓觉得“信得过、靠得住”。(吴心远)

(责编:田雪、孝金波)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