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社会>>人民网“求真”栏目

媒体盘点“官方谣言”:王立军休假性治疗入选

2014年01月03日15:00    来源:光明网    手机看新闻
原标题:媒体盘点“官方谣言”:王立军休假性治疗入选

  2013年12月,一段名为《张军叫小姐》的视频在网上流传,当事男女被指分别为一名法官和一名律师。涉事法官系湖北省高院刑事三庭庭长张军。随后,12月8日,湖北省高院及有关部门一致否认。就在此事似乎要“尘埃落定”,湖北省高院要“一否到底”之时,12月9日晚,湖北省纪委连同省高院再次回应,称被曝光人员确系省高院刑三庭庭长张军。

  张军与一名外单位女子长期保持不正当关系,已提请免去其庭长职务,停止工作。如此辟谣却成“官谣”,一时成为网友笑谈。

  早在2013年8月底,新华社就发表评论《打大谣,更应打“官谣”》,提出了官谣概念。

  《法制晚报》记者根据公开报道,对近期多起政府部门先辟谣后又被证实的事件盘点发现,“官谣”多源自想急于撇清自身污点的某些单位或个人,一般鲜有具体的解释和证据支撑,而官方发布“虚假消息”者多未被问责。

  专家指出,政府部门作为公权力的代表,在事实未明之前,应慎下论断,不刻意遮蔽真相,而对于散布“官谣”、让政府公信力受损者应该进行追责,才能真正从源头上遏制“官谣”多出的势头。

  官方辟谣 多为领导挡负面消息

  记者整理发现,每当出现有关官员负面消息时,不少政府机构就会以官方姿态出面“辟谣”称是“传言”。

  2012年12月6日,网友罗昌平以个人名义连发三条微博,实名举报当时的国家能源局局长刘铁男学历造假、经济方面等问题时,国家能源局新闻发言人曾亚川当天回应媒体称,罗的举报信息“纯属污蔑造谣”。但辟谣过后仅几个月的时间,2013年8月8日,刘铁男就被宣布开除党籍,并移送司法机关处理。

  《人民日报》官微对此事评论称,从刘被举报,到其单位官方出面否认严斥,再到证实被调查,刘铁男事件“剧情”跌宕起伏。新闻发言人本是公职,怎会沦为“家奴”,为官员个人背书?

  对此,北京师范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副教授沈友军接受媒体记者采访时说,“当涉及部门领导,尤其是主要领导的‘负面消息’时,由自己掌管的部门以‘辟谣’口吻出面,说服力不足。应该由上级相关部门及时介入,调查后向公众发布实情,这也许更能服众。作为涉及负面‘传言’的领导,可以公民个人身份辟谣。在无效的情况下,求助上级监察部门是最佳选择。”沈友军说,“这种辟谣是以个人信誉作为担保,与所供职的政府部门无关。”

  辟谣方式面对质疑习惯否认

  多数被证明的“官谣”,大多都表现为简明扼要地“否认”,面对公众质疑,鲜见具体的解释和证据支撑。

  2011年7月31日,网上传出昆明市发改委副处长成建军的不雅照,发布人称“捡到U盘请有关部门收货”,8月1日,昆明发改委回应称“无此人”,并称“已经报警”。8月2日,昆明市发改委改口,称艳照当事人正是昆明市发改委收费管理处副处长成建军。8月3日,昆明市发改委再回应称不雅照是PS的。最终,经有关部门调查证实,发改委不但确有其人,照片也是真的,当事官员被开除党籍、撤职。

  北京大学社会发展研究所副教授王文章接受记者采访时称,这些“先否后肯”大多是在未经调查的基础上就习惯性“辟谣”。说白了,是期待以政府公信力为背书,“一锤定音”、“以正视听”。如此“辟谣”,信息的不透明程度当然是低下的。

  原标题:媒体盘点十起官方辟谣事件:多为领导挡负面消息编辑:吴章勇 来源:光明网

(责编:田雪、孝金波)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